知识导引

知识导引

一、求职类文书的概念

求职类文书是院校毕业生、无业待业人员求职,以及在职人员谋求转换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类文书。

二、求职类文书的种类

常用的求职文书有五类:推荐信、自荐信、求职信、应聘书和求职简历。

(一)推荐信

推荐信是指写给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人才或者向自己的熟人和朋友推荐某个人去承担某项工作以便使之采纳的专用书信。对于学生而言,推荐信一般是由应届毕业生所在学校就业部门统一印制的求职推荐材料,以表格形式居多,毕业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自我鉴定等,然后由就业部门加盖印章。这种推荐信具有推荐和证明身份的双重作用,因此很多用人单位都需要毕业生提供求职推荐信。

(二)自荐信

自荐信是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以便对方能接受的一种专用书信。它的基本格式与普通书信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自荐信内容要真实具体,篇幅要短小精悍,行文要简洁明确,让对方对你的主要特长有明确的了解,给对方留下诚恳、朴实、乐于接受的印象。

(三)求职信

求职信是求职者根据自身条件和求职意向,向用人单位人事部或单位领导介绍自己的实际才能,表达自己的求职愿望,请求对方聘请、接受的一种信函。

(四)应聘书

应聘书是指求职者根据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通知、广告和其他有关信息,有目的地表达求职意向的信函。相对于求职信来说,应聘书更讲究针对性。

(五)求职简历

求职简历,又称个人简历,是求职者将自己与所申请职位紧密相关的个人信息,经过分析整理并清晰简要地表述出来的书面求职资料。求职者用真实准确的事实向招聘者表明自己的教育背景、经历经验、知识技能、相关成果等信息。求职简历是招聘者在阅读求职者求职申请后对其产生兴趣,进而进一步决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的极重要的依据性材料。

推荐信、自荐信、求职信、应聘书这四种都属于求职类信函,也可将它们归入书信类文书,因其有专门的用途,常常独立为一类。在此主要讲解应届毕业生求职信和求职简历的写作。

三、求职信的格式和写法

求职信的主要作用是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求职意愿,所以求职信具有介绍性、自述性和请求性的特点。应聘求职时,一般不单独使用求职信,是先写一封求职信,然后附上求职简历。

过去,求职信主要以纸质形式寄送到用人单位,篇幅一般在一页左右;现在,多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用人单位,篇幅短小。不管是纸质形式还是电子形式,求职信的写法基本相同。

求职信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落款和附件组成。

(一)标题

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第一行居中写“求职信”;二是由事由+文种构成。如果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应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的求职信”。

(二)称谓

顶格写明求职单位的领导或招聘负责人的姓名和称呼,不知姓名时,可直接称呼其职务,如“尊敬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如果用人单位招聘简章上写明了联系人,就直接发送给指定联系人即可,所以求职信的称谓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三)正文

正文是求职信的核心,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素:个人信息、求职目标、求职原因、自身条件、表达求职意愿等。若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篇幅虽短,但要素需俱全。

1.开头

先向对方阅读自己的求职信表示感谢,然后进行简要的自我介绍,给用人单位一个初步印象。

2.主体

首先说明求职目标,即明确提出所应聘的具体岗位或职位名称,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宜同时应聘多个岗位;然后围绕求职目标陈述求职原因和自身条件。求职原因部分,要把自己的求职动机说清楚,应尽可能表现出你对目标岗位的熟悉程度和钟爱程度,表明自己渴望为用人单位效力的意愿和决心。自身条件部分:一是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学科能力、学习成绩等;二是突出自己学以致用所具备的业务技能;三是除了专业素养以外,还应介绍自己在校期间参与了哪些课外活动,取得了哪些成绩,可以用获奖情况来支撑,旨在说明自己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等社会活动能力。

3.结尾

结尾部分用于表达希望,希望用人单位能给予面试机会,要把自己希望得到工作的迫切心情以及被录用后的态度和决心表达出来,请用人单位尽快答复你是否给予面试机会。这部分要注意措词和语气。求职是双向选择,因此不必过于谦虚,态度要不卑不亢。

(四)祝颂语

祝颂语是书信类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此致”,转行顶格写上“敬礼”;也可用其他祝颂语来代替,如“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五)落款

如是书面形式的求职信,署名一定要亲笔签名;如是电子邮件,也应写上姓名和日期。

在落款后面注明自己的通信地址、联系方式,以备用人单位日后联系。如果是电子邮件形式的求职信,若有附件材料,应说明附件中材料的性质及数量,以便对方查收。

(六)附件

附件是证明求职信内容的相关佐证材料,如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单、获奖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各类技能证书复印件(扫描件)等。如果是纸质材料,则需装订在求职信之后;如是电子形式,个人简历独立为一个文件,其他附件材料合并成一个文件,并注意文件的命名方式,以便对方下载、查阅。

四、求职简历的结构和写法

从呈现形式来看,求职简历主要有表格式简历和线条式简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简历中所含内容是相同的。

(一)个人简历的内容

简历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支撑材料和兴趣特长等。

1.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民族、籍贯、户口所在地、学历、学位、学校、专业、身高、毕业时间、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

2.求职意向

结合自己的爱好和专长等选择求职目标。

3.教育背景

教育背景包括毕业学校,所学专业,业余所学专业及特长,所学主要课程与你所谋求的职位有关的教育科目、专业知识等,不必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可以提供成绩单、所获奖学金、与求职目标相关的培训证书等。

4.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包括组织和参与的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科研经历等。

5.支撑材料

支撑材料包括获奖情况、外语及计算机水平、普通话水平、办公软件熟练程度、是否有驾照等。

6.兴趣特长

其他与所应聘职位有关的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

这些要素的撰写需注意以下几点。

(1)简历内容一定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信息,一般控制在一页A4纸。

(2)简历要最大限度地体现针对性,特别是教育背景、实践经历方面一定要突出与应聘职位的相关性。

(3)获奖情况要以奖学金为主,将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并注明获奖年份。

(4)工作经历是重中之重,包括实习实践和校园活动。实习实践要注明时间、地点、单位、职位和职责;校园活动主要是在校期间担任班团干部、学生社团干部等情况,要写明任职时间、具体职位。

(5)简历中不宜加入过于主观的自我评价,以免引起对方反感。

(二)中文简历的谋篇布局

撰写一份求职简历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位设计有针对性的简历,切忌使用万用简历;二是适时调整原则,即针对应聘岗位,将重要的、能突出自己优势和职位要求的内容往前排,不重要的内容往后排,甚至将其从简历中删除。

针对不同的求职领域、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简历。

1.简历类型

从简历内容的布局来看,可以将简历分为三种类型:时序型简历、功能型简历和混合型简历。

(1)时序型简历。时序型简历指的是从最近的经历开始,逆着时间顺序逐条列举包括工作实习经历、教育经历等个人信息,也可以顺着时间顺序排列。这类简历清晰、简洁,便于招聘人员阅读。这类简历能够展示出持续和向上的职业成长及发展的全过程。这类简历的适用范围包括:你申请的职位非常符合你的教育背景和实习实践经历;你有在知名公司实习的经历;你的实习实践经历具有连续性,且能很好地反映出相关技能的不断提高。

(2)功能型简历。又称为技术性简历,这类简历在开始时就强调技能、资质、能力及成就,但是并不把这些内容与某个特定的雇主联系在一起。这类简历的主要适用范围包括:跨专业求职,但本人具有申请职位所需的相关技能和素质;缺乏在著名公司实习的经历或者缺少各类荣誉、奖励;应聘对专业技能有特定要求的技术型职位。

(3)混合型简历。混合型简历是时序型和功能型的综合运用。这类简历的优点在于:既按照时间顺序列明自己的实习经历、项目经历等,显得脉络清晰,又把自身所具备的优势、能力和应聘职位的主要需求结合起来,能让招聘人员印象深刻

2.简历信息的详略安排

在筛选简历时,不同性质的单位对简历内容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在撰写简历时,需做好详略安排,提高简历的针对性。

应聘国企和事业单位时,建议提供较为全面的个人信息,提供加盖教务部门印章的成绩单,突出与申请职位相关度高的实习实践经历;校园活动是重要支撑,如果做过学生干部,将受到青睐;获奖情况、各类证书多多益善,证明自己的实力。

应聘私企、外企时,提供简单的个人信息即可;在陈述学习成绩时,建议说明自己的加权成绩、绩点,以及班级或专业排名;建议用详细的文字或数字来表述在实习实践中取得的具体成绩;获奖情况,建议写明获奖的难易程度和获奖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