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穴位疗法延缓衰老
人体经络和穴位应用于防病治病是中医学的一大贡献。在延缓衰老方面,应用灸穴疗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传统中医学认为,灸治穴位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强身保健等多方面作用。历代许多医家指出,灸穴位之法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早在《医学帛书》中就提出“灸则强食产肉”,认为通过灸治疗可以增加食欲、强壮身体。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提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院,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外台秘要》中提出灸足三里穴的重要性,“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类经图翼》中提出灸神阙穴的重要性,“神阙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惟疾愈,亦且延年”。这些论述表明了古代医家都重视应用灸穴疗法来延缓衰老。中医针灸在抗衰延年保健方面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已具备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抗老益寿实践中发挥着神奇的效应。中医认为针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补益脏腑精气与通畅气血经脉两方面完成的,针灸有补肺气、固肌表、抵御外邪等作用,对脾胃运化失调所致的便秘、便溏、纳呆、胃脘痛等常见老年性病症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治疗作用。
灸疗法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防疾病,二是延缓衰老。现代研究对灸疗法的调理身心健康保健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灸疗法具有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灸疗法还可使白细胞计数增加,尤其是中性多核白细胞增加明显,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形成,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延缓衰老,这些现代研究结果阐释了灸疗法可靠疗效的科学理论基础。从现代医学文献资料报道可知灸法可用于预防多系统疾病,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作用。另一方面,灸法调理身心健康的保健,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可以改善或调整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如免疫指标、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等,通过灸疗皆可使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报道,灸法可以改善老年人及老年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可部分地延缓胸腺萎缩过程,提高胸腺/体重比值,提高淋巴细胞体外存活率,调整细胞免疫。灸法还可以推迟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增龄性改变,并推迟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增龄性变化,从而改善微循环。灸疗可显著提高老年大鼠SOD水平和降低LPO水平,提高老年大鼠血浆皮质醇含量、睾酮和雌二醇水平,说明其具有延缓内分泌系统某些增龄性改变的作用。临床试验研究还报道,灸法对免疫球蛋白IgA、lgG、IgM有双向调整作用,使E-花环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β-END(β-内啡肽)是被公认具有广泛作用的免疫调节剂,有研究表明,直接灸关元穴不但可以促进β-END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血浆β-END水平,而且对免疫细胞β-END受体也有正向调节作用。灸法调理身心健康的作用机理研究充分表明,其通过调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免疫抑制作用使机体的紊乱状态改善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