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方法与实践

第四节 长寿方法与实践

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历代医家尝试了众多的方法,也实践检验了许多的长寿的方法,到了近现代,我们从众多的长寿方法中,把实践有效安全的方法筛选出来,并在这些方法实践中看到了有效背后的原理,在众多的长寿方法中行之有效并可以用科学解释的三类方法,分别是:辟谷、延寿方药和经络穴位。

一、辟谷与热量限制

“辟谷”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源自道家调理身心健康中的“不食五谷”,是道家调理身心健康长寿的一种主要方法。辟谷的由来《山海经》中有食气之民的记载,《庄子·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神人的特异之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由这一点出发,道家调理身心健康长寿辟谷时,常与服气结合进行,其由来源头可能就是庄子笔下神人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大戴礼记·易本命》中有“食肉者勇取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的记载,这也是辟谷的理论源头之一。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是最早的辟谷专著。《史记》中记载,张良多病,用辟谷、导引的方法进行治疗保健,这是可信的辟谷践行者记录,曹植的《辩道论》记载了曹植亲眼看见了方士郗俭的辟谷“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

关于辟谷,历代史书及道家均有记载和论述,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辟谷是通过少食或不食可以让人的身体健康和长寿,因为方法较为简单而效果却明显,就作为道家追求长生延寿的方法流传至今,我们看到了辟谷的现象和辟谷的效果,却不知道辟谷为何有效,直到近现代的研究发现热量限制可以延缓衰老,推迟和降低多种老年相关疾病,为辟谷这一近两千年的长寿方法,提供了现代科学的解释。

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生物体充分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保证生物体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又称饮食限制,M ccay等在1935年首次报道热量限制延长大鼠寿限,几十年来大量实验已表明热量限制是除遗传操作以外最为有效的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方法,热量限制延长寿命抗衰老的作用,在酵母、果蝇、线虫等生物上进行的试验研究,发现能够延长平均寿命和最大寿限,对大鼠和小鼠进行的哺乳类动物的热量限制实验表明热量限制能不同程度延长多种品系鼠的最大寿限30%~56%不等,对狗和牛进行的热量限制实验观察,发现热量限制能延长最大寿限,Kealy等给拉布拉多犬从出生第8周开始25%的热量限制,结果狗的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血浆甘油三酯等下降,最大寿限延长。灵长类动物的热量限制实验,是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研究,美国马里兰大学恒河猴热量限制试验的结论是:正常喂食的恒河猴的死亡风险是热量限制恒河猴的2.6倍。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多名学者2009年在《科学》杂志联合发表一篇文章公布,使用76只成年恒河猴进行数年卡路里限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热量限制延迟了恒河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常喂养的猴子的各种疾病患病风险增加2.9倍,死亡风险增加3.0倍。

2015年,美国老年联合会(M I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随机试验结果表明2年的热量限制可以显著降低心脏代谢风险,并且调整日常的机体能量分配改变体重,而且并不影响受试者生活质量。

美国彭宁顿临床科学部等机构2018年发表在《临床转化报告》杂志的文章,观察到持续2年的热量限制可以降低人体氧化应激,并且明显减重。

现代科学对热量限制的研究,为辟谷这一古老的延寿抗衰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在追求长寿的过程当中,重视辟谷和热量限制的方法和原理,在生活中,每餐七分饱,食勿过饱,过午不食,这些传统饮食的生活经验实践,都有着深层的合理性。所以笔者认为,长寿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节食。是源于古老的辟谷和现代的热量限制。

二、延寿方药

在追求长寿的过程中,中医的历代先贤做了大量的观察和医学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延寿方药。

2000年前的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中把药物分为三大类:认为上品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从这段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千年前的中医先哲就已经进行并记录了延寿抗衰中医药的实践,认为有的药物可以养命、可以多服、久服、不伤人,可以轻身益气,可以让人不老延年。这些中药的使用经验,到现在也指导着中医的临床。

经过两千年的延寿抗衰中医学实践,中医观察记录了有效的中医方药通过有学者对历代延寿抗衰方药做了分类统计,发现补肾益精类中药占了60%以上的比例。由此可见中医的补肾益精类方药有延寿抗衰的作用。

上海中医老年病研究所的林水淼教授做了补肾、益气、健脾、活血延缓衰老的比较研究,采用SD雄性大鼠,自17月龄起,连续饮用中药汤剂(分别为补肾方、益气方、健脾方、和血方)喂饲至21个月;同龄老年对照组饮用白开水,并与4月龄青年鼠相对照,对大脑单氨氧化酶,单胺类神经递质、性激素、自由基及清除自由基能力,肝脏蛋白合成,IL-2,血小板聚集,肺组织CAMP与CGMP以及睾丸、肝组织学、学习记忆功能等27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以上27项与老化有关的检测指标中,以熟地黄、制何首乌、肉苁蓉为代表的补肾方对其中22项,以党参、黄芪、炙甘草为代表的益气方对其中19项,以白术、山药、茯苓为代表的健脾方对其中8项,以当归、赤芍、川芎为代表方的和血方对其中10项具有延缓老化作用。(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提示补肾、益气、健脾、和血、均有不同程度延缓老化的功效,并以补肾方最为全面,益气次之。

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补肾中成药的八子补肾胶囊的研究表明,八子补肾胶囊可以上调大脑海马体中Sirt6表达,还可调节海马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TERT)蛋白表达,改善氧化诱导端粒酶的活性,同时下调衰老相关p53蛋白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氧化诱导端粒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研究显示:八子补肾胶囊可能通过调节Sirt6长寿蛋白,NF-KB、cathepsin k通路发挥保护骨结构,抑制骨吸收,提高骨质量作用。

在血管衰老及粥样动脉硬化研究方面,实验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可以补充雌激素,激活雌激素受体,系统调节血清代谢物紊乱,阻断血管炎症反应,减轻炎症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对改善记忆能力,认知能力,空间能力,情景记忆,日常活动执行能力等有着明确的效果。研究还证实了八子补肾胶囊对心脏功能、线粒体的形态重构具有改善作用。

林水淼教授的研究成果和八子补肾胶囊的实验研究,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用实验数据佐证了中医补肾方药可以延寿抗衰的认知。

基于两千年的医药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实验研究,明确的说明,根据身体体质状态,针对性的辩证选择补肾抗衰的中药,可以起到一定的延寿抗衰之功。

三、经络脏腑

世界上对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规律,最早的观察记录并提出理论的是《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篇》:“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这段文字记载了中医对人的生、长、壮、老、规律的观察,并对生、长、壮老的发生原因提出了中医的理论,这里面既有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论,也有衰老的规律理论,并且包含了抗衰延年的方法和理论,两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

大致含义如下:这里记载的抗衰延年方法,我一直在临床当中使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对生长发育的记载: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男子八岁,发长齿更;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故能有子;三八,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认为女子七年为一生理周期,女性的生长发育极限年龄是四七二十八周岁。男子八年为一生理周期,男性的生长发育是到四八三十二周岁为止,过了三十二周岁身体机能便由盛转衰并且提出了生长发育的理论和观点,认为女性的生长发育是由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肾气平均而主宰的。男性的生长发育是由肾气为主导,自肾气实至肾气盛,到肾气平均,认为男性的身体生长发育是由肾气推动的。对衰老规律的记载: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六七,面皆焦,发始白;七七,形坏而无子。丈夫,五八,发堕齿槁;六八,面焦,发鬓斑白;七八筋不能动,精少,形体皆极;八八,齿发去。认为女性的衰老是从五七三十五周岁开始的,男性衰老是从五八四十周岁开始的,女性的衰老周期是七年男性的衰老周期是八年。衰老的理论观点认为女子的衰老是从阳明脉衰开始,渐至三阳脉衰,到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出现地道不通,形坏而无子的衰老结果。认为男性的衰老是由肾气衰开始到阳气衰竭于止,至肝气衰,发展到肾脏衰,进而出现五脏皆衰,天癸尽矣的衰老生理阶段。

这些生长发育衰老规律及理论的记载中,也包含了明确的抗衰延寿的方法。笔者按原文的名称,称之为却老全形疗法。

我们通过原文的记载可以看出却老全形疗法分为女性和男性两种方法。

女性的却老全形疗法是:从四七二十八周岁至五七三十五周岁期间以补阳明脉为主,从五七三十五周岁至六七四十二周岁期间以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脉为主,从六七四十二周岁到七七四十九周岁期间以补任脉,太冲脉为主。

男性的却老全形疗法是:从四八三十二周岁到五八四十周岁期间以补肾益气为主,五八四十周岁到六八四十八周岁期间以补三阳经脉之气为主,六八四十八周岁到七八五十六周岁期间以补肝气为主,七八五十六周岁到八八六十四周岁期间以补肾藏为主。

这就是《上古天真论篇》中记载的却老全形疗法,补的方法包含了食物,药物,和针灸经络,运动导引。按照却老全形的方法来做,可以达到抗衰延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