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创作《新安旅行团》,缘于出版社的热情,缘于对陶行知的敬佩,缘于对那一段历史的兴趣,更缘于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和忧心。

202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查阅史料、现场踏访和采访当事人,我逐渐走回了历史现场。新安旅行团的那群小好汉,他们的导师,他们的激情,他们的理想,以及那个时代的许多往事,催我深思。我也越来越认识到,他们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指导下的修学实践,对于我们当下的学校教育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中国的陶行知,永恒的陶行知!

那一天,在南京晓庄学院内的陶行知先生墓前,我深鞠三躬。这才是知识分子,这才是民族脊梁!

说实话,由于疫情耽误,由于采访欠深,由于时间仓促,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和疏漏,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的遗憾之处,我将寻机会弥补。尤其对于陶行知先生,我将再做文章,深切致敬。

本书在全国少工委指导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共青团江苏省委共同策划。在本书的采访和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淮安区委宣传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和新安小学的大力支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三级调研员、助理研究员郝鹏飞,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处长刘晓东,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祁宏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把关。汪达之先生的儿媳陆梅女士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新旅老团员以及相关学者的回忆、研究文章也为本书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在此,一并表示真诚感谢!

李春雷

2022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