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尊老爱幼,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就是让孩子懂得作为家庭的成员应该为家庭做什么,比如主动承担家务,家中有困难尽力分忧,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等等。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可以先从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开始。


一天,妈妈带小维搭乘公交车,他们看到有空座位,就坐了下来。公交车行驶了几站后,上来一位老奶奶,前排的一个小男孩立刻起身给老奶奶让座。小男孩说:“老奶奶,您坐这里吧!”老奶奶坐了下来,感激地说:“谢谢你,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小男孩说:“不客气。”

看到这一幕,妈妈对小维说:“小维,小哥哥给老奶奶让座,这是好品德,你也要向小哥哥学习啊!”小维点点头说:“我要向小哥哥学习。”

妈妈带着小维逛商场。逛了一圈,小维和妈妈都走累了,他们坐在商场里的公共座椅上休息。过了一会儿,一位抱着小宝宝的年轻妈妈走了过来。她走到公共座椅前,看到座椅坐满了人,正准备离开,这时,妈妈问小维:“小维,你看这位阿姨抱着小宝宝一定是走累了,我们把座位让给他们好不好?”小维一边起身,一边说:“好!”年轻妈妈坐了下来,连忙向小维和他的妈妈道谢:“谢谢你们!”小维和妈妈齐声说:“不客气!”


尊敬老人,爱护弱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事例,就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学习,并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人们所倡导的,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孩子在帮助他人后,也能感受到人们向自己发出的赞美之意。家长可以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到,其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你帮助我、我帮助你,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快乐,社会大家庭才会更温暖。孩子认识到这些,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愿意为社会大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再进一步,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当孩子能为社会大家庭贡献一点点力量的时候,自然也会爱护自己的小家庭,懂得在家庭里要尊敬年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爱护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

我们来总结一下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思路:

1.树立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要让孩子产生责任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承担起尊敬长辈、爱护幼小的责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思考:家里总共有几口人,每个人的角色是什么。用这些问题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孩子的家庭角色意识。

2.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家长在平时可以让孩子帮忙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让孩子参与为家庭成员制作礼物、安排节目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3.锻炼孩子的责任能力。孩子的责任能力,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的。比如,孩子和比自己年纪小的朋友一起玩儿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要照顾和保护小弟弟或小妹妹,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