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诱惑,教孩子学会自控

看到诱惑,教孩子学会自控




自控力是人可贵的意志品质,自控力强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忍耐力更强;而自控力差的人则忍耐力较差,容易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孩子年龄小,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就缠着父母要买、要得到,父母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等待”。我们来看看小康的妈妈是怎么做的。


妈妈带小康到超市购买日用品,路过超市的玩具架时,小康看到一个玩具,十分喜欢,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那个玩具,您帮我买下来吧。”

可是妈妈的购物清单上并没有买玩具这一项,而且这个玩具的价格超出了预算很多,妈妈想了想,对小康说:“今天我们出门前并没有计划要买玩具,不能因为你一时喜欢,就冲动购物,而且家里的玩具已经有很多了。”小康一脸不高兴地说:“妈妈真小气!”妈妈很耐心地说:“你想想看,如果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妈妈看到自己喜欢的也买,那咱们家都放不下了,我们要理性消费。”小康听了,觉得妈妈说得也有道理,可还是有点儿不甘心,边走边说:“妈妈,就买这一个,保证不买别的了。”妈妈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行。”

要回家了,小康因为没有买到喜欢的玩具有点儿闷闷不乐,妈妈对他说:“这个玩具的价格确实超出了预算,爸爸妈妈要上好几天的班才能赚到这么多钱。你如果真的想买,那这周你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下周发了工资我们再来买,怎么样?”小康听妈妈说完,心里也不再生气了。


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和忍耐力,不能孩子一提出要求,家长就立马满足,应该懂得“让孩子等一等”,有意识地延时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也会懂得珍惜,懂得节制,长大后不会变得霸道、自私。

家长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和忍耐力:

1.给孩子延时满足奖励。当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或机会时,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答应孩子,但是要告诉孩子“需要等一等”,这个等待的过程是培养孩子自控力和忍耐力的过程。如果孩子表现得很好,家长在确定合理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适当的额外奖励,鼓励孩子做一个自控力强的人。

2.让孩子自主锻炼忍耐力和自控力。想要孩子自主锻炼自控力,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楚事情的得失利弊。比如,孩子喜欢吃冰淇淋,家长应告诉孩子一天只能吃一个,要是贪吃太多,不仅肚子不舒服,还容易发胖,如果生病了、变胖了,就不能吃冰淇淋了。

3.从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入手。专注力是忍耐力的基础,一个专注力强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忍耐力和自控力,因此家长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学专项特长,进行思维开发,等等。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培养专注力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