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大失败,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

不夸大失败,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




孩子和小朋友们玩游戏,赢了就很高兴,输了就发脾气,还死不认输;学习写字,写得总是歪歪扭扭,于是一气之下把作业本撕了;在学校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没有拿到名次,就气哄哄地说以后再也不参加比赛了……这些都是孩子害怕失败、“输不起”的表现。


倩倩参加的舞蹈比赛结束了,她回到家就扑进妈妈的怀里,一边哭一边说:“我再也不跳舞了!再也不想参加舞蹈比赛了!”

妈妈安慰了一会儿倩倩,等倩倩不哭了,妈妈问:“是不是比赛结果不理想?”

倩倩气愤地说:“今天的比赛,我没有取得名次,可是我认真准备了那么久。”

妈妈鼓励倩倩说:“一次小小的舞蹈比赛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取得名次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啊,不要过于伤心难过了。但是,舞蹈我们还是要继续练,说不定下次站在颁奖台上的就是你呢!”

倩倩还是很生气,妈妈见她大道理都听不进去,就打算带倩倩出门散散步。

倩倩和妈妈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看到一位父亲正在陪女儿学骑自行车。女儿笨拙地扶着自行车车把尝试骑行,可是她怎么也掌握不了平衡,骑两步就得下来重新摆正方向。小女孩时不时地嚷着“不想学了”“真费劲”,可是爸爸一直鼓励女儿“这点儿困难不算什么,再来”,小女孩重新鼓起勇气学习。只见她半圈半圈地蹬着脚踏板,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又重新站起来继续骑。

倩倩若有所思地说:“她可真勇敢!”妈妈会心地笑了,对倩倩说:“我们一生中有很多比赛,只要是比赛,就一定会有输赢,赢了固然好,但是输了也要输得起,只有接受失败,弥补不足,才有可能重新站在胜利的颁奖台上。”


其实,孩子的“输不起”是正常现象,因为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心理不成熟,因此一旦发现有不如人的地方或输给别人的时候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

孩子的这种输不起的心态对自身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一个输不起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很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绪中,不仅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还可能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输得起”的精神,要学会客观看待失败。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输得起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给孩子示范对待失败的态度。比如,家长在工作上遇到了难题,这时不要抱怨,而应该总结反思“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看来要继续努力钻研了”。家长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失败,孩子遇到困难或失败时,也会像爸爸妈妈一样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困难。

2.让孩子客观看待失败。通常输不起的孩子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失败,认为失败很丢脸,失败就代表一事无成。家长要告诉孩子,失败人人都会经历,失败并不可怕。积极的人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成功奠定基础;消极的人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最后也无法成功。当孩子经历失败产生失落的情绪时,家长要鼓励孩子:“这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我们肯继续努力,总有成功的时候。”

3.培养孩子豁达的心胸。家长要先成为一个豁达的人,允许孩子失败,不在孩子失败的时候责怪孩子,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失利,并给予孩子包容和鼓励,孩子才能有一个豁达的心胸,才能有“输得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