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焦虑时,鼓励孩子正向竞争
面对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孩子会产生焦虑情绪。家长不要认为焦虑的只有成年人,其实孩子也会陷入焦虑,而且孩子在陷入焦虑时难以自我疏导,这时就需要家长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焦虑情绪。
当孩子出现心神不宁,做事没有定力、没有恒心,常常莫名其妙地烦躁、爱哭,不爱去学校,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等现象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可能已经产生焦虑情绪了。
小嘉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的,爸爸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愿意说,总是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叫他出去和同学们玩,他也不想去。老师说,自从上次成绩下发后,小嘉就常常出现上课走神的现象,自习时间也总是不能安心学习。
爸爸想要帮孩子疏导一下情绪,否则再这样下去,不仅成绩会下滑,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于是,爸爸拿着游戏机找小嘉玩,小嘉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焦虑,和爸爸一起打起了游戏。父子俩玩得很开心,几局下来,爸爸惨败给儿子。
爸爸见儿子的心情好转了很多,对小嘉说:“小嘉,最近有什么烦心的事情能跟爸爸讲讲吗?”
小嘉终于开口说:“我……我考试没考好,而且同学们都喜欢跟成绩好的学生玩,我是不是很没用?”
爸爸开导说:“不要瞎想,考试没考好,我们下次多加努力,一点儿一点儿慢慢进步,总会取得好成绩的;只要你和大家真诚友好地相处,大家也一定会喜欢和你玩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否则心里肯定会承受不了的。”
小嘉觉得爸爸说得非常在理,决定重新振作起来。
焦虑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家长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焦虑情绪,教给孩子调节焦虑情绪的方法。家长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孩子呢?我们总结了如下方法:
1.教孩子学会调整和放松心情。当孩子产生焦虑情绪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宣泄情绪,比如听歌、玩游戏、运动,或者大哭、找人倾诉等,让焦虑的情绪得到发泄。
2.帮孩子找到焦虑的原因。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学业、生活、交际等方面,要让孩子学会思考,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而焦虑。比如,面对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时:如果是怎么努力也学不好,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及时请教别人调整学习方法;如果是考试没达到预期,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把目标设得太高,要制定符合自己能力的目标,逐步提升。
3.鼓励孩子正向竞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向积极乐观、内心阳光、充满正能量的同学学习,鼓励同学之间的正向、良性竞争,从而让孩子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