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遇到问题想办法,拒绝无脑行事

教孩子遇到问题想办法,拒绝无脑行事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聪明理智的人,但是每当出现问题或者与人发生冲突时,孩子总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


小华脾气急,说话做事都很直爽,可是有时候这份直爽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

这天,小华和同学们在一起打比赛,小华所在的小组输了,一个同学就抱怨道:“都怪小华笨,害我们输了。”小华一听,心里很不服气,就指着那位同学质问道:“你凭什么这样说我?”就这样,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互相指责、推搡,后来居然打起架来,周围的同学拦都拦不住。

结果可想而知,小华的妈妈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要她来学校处理打架事件。事后,妈妈问小华:“你觉得吵架和打架能解决问题吗?”小华耷拉着脑袋,说:“不能。”妈妈又说:“吵架和打架的后果你也看到了,你和同学的脸上都挂了彩,还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让老师、家长操心。”小华惭愧地说:“确实不应该。”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遇到问题要动脑子想办法,输了比赛就和大家一起想办法赢回来,用拳头解决不了问题。”小华很懊悔地说:“当时太冲动了,脑子一热啥也没想,结果后来的比赛没打成,还被老师批评了,以后一定要冷静。”


“没控制住”“太冲动了”这些都是主观偏激的情绪,缺乏理智的表现。当孩子有这些情绪和类似的冲动行为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对待,拒绝一味地指责,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引导孩子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情绪爆发,可以总结经验,下次遇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况,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客观地看待问题,冷静地去面对和处理,通过和大家协商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

要想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看待事情,理智解决问题,需要家长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供家长参考: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家长要以身作则,能理智、客观地对待。孩子若能够从家长的身上学会理性思考、遇事理智不慌,也就减少了遇到问题无脑行事的可能。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这样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尽量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保持理智状态。

2.让孩子认识到无脑行事的后果。当孩子冲动做事后,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去思考:这样做有哪些弊端?带来了哪些糟糕的结果?如果做事前能冷静地思考一下,可能就不会发生不好的后果了,所以以后做事前一定要学会理智思考,不能冲动行事。在发生不好的结果前,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冲动是魔鬼”“遇到令自己生气、恼火的事情时一定要冷静3秒钟,想一想后果再做事”。

3.教孩子客观看待问题,冷静、理智地思考。当问题产生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主观、不偏激,等情绪稳定下来,再客观地分析,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以后遇到问题时自然会多一点儿思考,少一点儿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