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的劳动,教孩子给予他人更多的包容

尊重他人的劳动,教孩子给予他人更多的包容




这天,爸爸妈妈带着小亮来到餐馆就餐。因为餐馆的人很多,新来的顾客只能先坐下来等待,大约过了几分钟,一位顾客有点儿不耐烦了,大声喊道:“服务员,怎么这么慢,没看到这里有人吗?”一位服务员赶紧跑过去道歉:“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这就为您点餐。”

看到这样的场景,小亮也变得有点儿焦躁,他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不见服务员把他们点的菜端上桌,小亮生气地说:“这里的服务真差劲,我们都等了十分钟了,最后一道菜还没好!”爸爸和妈妈都很平和,妈妈先开口了:“别着急,再等一分钟吧。”小亮正想要说些什么,只见服务员端着托盘,将最后一道菜端上了桌,并诚恳地说道:“非常抱歉,让你们等这么长时间。”爸爸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紧,希望下次能改善!”服务员再次道歉后就离开了。

小亮问爸爸:“明明就是餐馆没有服务好,为什么还客客气气的呢?”爸爸回答说:“服务员为我们这么多人服务,已经很忙很辛苦了,我们要尊重他们。”小亮又说:“别的顾客都是一会儿就催菜,咱们却这么淡定。”妈妈说:“厨师也要一盘一盘地炒菜,我们一个劲儿地催,不仅影响心情,还失去了品尝美味的初衷,要给他人多一些包容。”小亮听了,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于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工作生活忙碌着,当然有顺利的时候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想到这些我们很容易就能产生同理心。可是孩子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家长就要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服务时,都要表示感谢;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果并非出自他们的本意,那么我们也应表示谅解;对待他人的失误、缺点,我们要多给予一些包容,让他们有改正的机会。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包容心:

1.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家长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都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我们要懂得珍惜、感恩和尊重。比如,拿节约粮食不浪费来教育孩子:“我们吃的米饭,要经过播种、浇灌、收粮、淘洗、蒸煮,才能端到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还挑三拣四,哪对得起这么多的辛劳呢?”

2.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家长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做错了或做得不好,被他人训斥,那心情肯定很难受。所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要懂得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多给他人一些包容和理解。

3.委婉地说出不足,提出意见。对待他人的不足,在包容和理解的基础上,家长要教孩子做到善意地提醒,这也能帮助孩子练就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