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互帮互助,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大人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成功,共建和谐的集体。家长要告诉孩子“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要与同学、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植树节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种小树苗。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来完成种树的任务。
在开始干活之前,阳阳所在的小组先商量了一下谁来运小树苗,谁来用铁锹挖土坑,谁来提水等,大家商量好后就开始行动了。只见阳阳扛起一株小树苗,别看小树苗个头不大,但还是有点儿沉,这时候小亮过来帮忙,帮他抬起树苗的一端,两人一前一后将树苗运到了指定的地点。只见毛毛用铁锹一铲子一铲子挖土,没几分钟就挖出一个深深的土坑。兰兰扶着小树苗,毛毛再用铁锹埋好土,一棵小树苗就栽好了。这时,小帅提着一桶水缓缓地浇在刚种好的小树周围。按照这样的步骤,阳阳所在的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小组的种树任务。
阳阳看到其他小组还在忙活着,就对大家说:“我们去帮其他小组吧!”说完,他们便去帮其他小组种树了。
植树活动结束了,同学们看着一棵棵种好的小树苗,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植树活动中,阳阳所在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还积极地帮助其他小组的同学,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力量,相信同学们之间的情感会更加深厚,友谊也会更加坚固,他们的班集体也会更加团结友爱。
孩子能有这样优秀的表现,一定是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要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友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重要,父母要鼓励、支持孩子帮助别人,老师要对孩子的互助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感受到互相帮助的乐趣,还能得到赞扬,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
在生活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互助互爱的品格呢?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告诉孩子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家长要告诉孩子,我们有能力的时候要去帮助他人,等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当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时,我们的整个家庭、整个集体、整个社会就会更有爱,更充满正能量。
2.让孩子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家庭生活中,妈妈帮助爸爸,爸爸帮助妈妈,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大家的关系会更紧密、更亲近,孩子生活在充满温情的家庭中,更能培养互助互爱的品格。
3.鼓励孩子在活动中互相帮助的行为。在学校或其他的集体活动中,鼓励和支持孩子互相帮助的行为,对孩子积极帮助别人的行为表示肯定,让孩子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恩,感受朋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共建和谐友爱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