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意见,提高他的自主意识

尊重孩子的意见,提高他的自主意识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年龄小,许多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就应该听爸爸妈妈的,反正爸爸妈妈又不会害孩子。其实不然,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后,他们也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如果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肯定,他们的自主意识相应地会得到提高,反之孩子可能会变得没有主见。


一天,妈妈和昕昕去商场购物,昕昕看到一款绿色的蓬蓬裙,很是喜欢,就央求妈妈说:“妈妈,这条裙子很好看,我可以试试吗?”妈妈审视了一番,说:“这件粉色的连衣裙更适合你,出去玩或居家都很合适。蓬蓬裙穿的机会很少,而且穿一两次就不喜欢了。”听到妈妈这样说,昕昕只好放弃了。

妈妈和昕昕来到书店,昕昕看到她酷爱的侦探小说出续集了,想要妈妈买一套回家读。可是妈妈却说:“你现在要以学习为主,这些小说集留着以后再买吧!我看这些参考书不错,要多买两本回去给你做练习。”昕昕想做最后的请求:“妈妈,买一本小说买一本参考书,怎么样?”妈妈断然拒绝:“不行。”

最后,妈妈带昕昕来到鞋店,妈妈问昕昕:“你觉得这两款运动鞋哪款好看?”昕昕说:“都还行,听您的。”


显然,后来妈妈让昕昕做选择的时候,昕昕已经不想表达意见了。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如果能做到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的自主意识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例如上述故事中,如果昕昕的妈妈在昕昕说喜欢绿色蓬蓬裙的时候,能说“你的审美很好,但是妈妈有一个不错的建议,你愿意听吗?”,当昕昕说想要买一本小说买一本参考书时,如果妈妈能考虑孩子的感受,满足孩子小小的要求,相信昕昕的自主意识不仅不会被打压,还会欣然地听取和接纳妈妈的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1.给孩子话语权,做一个倾听者。在家庭里,不要总是父母说孩子做,家长要允许孩子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当孩子的倾听者。

2.对孩子想说的话表现出兴趣。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家长要耐心地倾听,表现出“我很在意你的想法”“喜欢听你的意见”的姿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重视,这样孩子更愿意表达自己。如果孩子说得很好,家长可以采纳,给予鼓励;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切实际,也不要急着打断孩子,等孩子说完再说出自己的建议,让孩子有自主判断的机会。

3.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很多时候,孩子总是习惯听从家长的意见,即便有不同的想法也很少表达。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机会,比如家长表达完意见后,可以问问孩子:“你有其他的想法吗?”“你有补充的意见吗?”家长要鼓励孩子大胆提出不同的思路和想法。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和孩子商量对策,问问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