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工作辛劳,让孩子学会体谅

父母工作辛劳,让孩子学会体谅




父母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同时父母也需要被孩子体谅。如果孩子能够体谅和关心自己的父母,相信父母一定会很欣慰。其实,孩子体谅和关心父母,也是孩子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妈下班回到家,来不及歇一会儿就到厨房准备做晚饭了。厨房传来妈妈洗菜、切菜、炒菜和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一会儿工夫,圆圆就闻到了从厨房飘出来的饭菜的香味。圆圆闻着饭香来到厨房,说:“妈妈,闻到您做的饭菜的香味,肚子就开始饿得咕咕叫了。”妈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开饭了!开饭了!”圆圆一边把饭菜端上了桌,一边说:“妈妈做饭辛苦了,我一定不挑食!”话音刚落,爸爸也下班到家了。

饭后,圆圆说:“爸爸妈妈,今天我来洗碗,爸爸妈妈工作都很辛苦,我也要帮你们分担一些!”爸爸妈妈听了,都夸圆圆长大了,懂事了。

妈妈拖完地板,圆圆拉着妈妈坐下来,一边帮妈妈按摩肩膀一边说:“妈妈,歇一歇,不然身体都累垮了。”妈妈笑着说:“圆圆现在都学会心疼人了。——你今天作业写完了吗?”圆圆回答:“一放学就写完了,我才不让爸妈操心呢。”

爸爸在书房加班,圆圆送来饭后水果,说:“爸爸加班辛苦,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爸爸笑着说:“有一个体谅父母的好孩子,再辛苦也值得!”


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珍惜和感恩,对家长来说是莫大的感动,说明父母的付出得到了孩子的认可。反之,如果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相处就会很困难。所以,家长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同理心,可以让孩子尝试陪父母工作、做家务等,总之,就是让孩子多一些体察父母的机会。当然,家长也要关心和体察孩子的心理,跟孩子做朋友,相信和孩子之间能相互体谅,家庭幸福感一定会更高。

那么,家长应从哪些方面做呢?我们总结了以下方法供家长参考:

1.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在生活中,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交流、谈心,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理,感受父母的心情。

2.培养孩子体谅父母、表达感恩的能力。有些孩子能够体谅父母的不易,想要表达感恩,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往往也会阻碍家长和孩子的相互理解。只有家长先学会表达,大方地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孩子才会大方、热情地向父母表达关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