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愤怒时,教孩子先忍耐5秒钟

感到愤怒时,教孩子先忍耐5秒钟




每个人都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情商低的人会乱发脾气,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感到愤怒时,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乱发脾气,摔东西、乱喊乱叫,让父母既尴尬又无奈。


君君是个6岁的小男孩,他平时都很听话,可就是脾气有点儿大,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爱乱发脾气。

妈妈带君君在公园放风筝,不一会儿君君的风筝就飞上了天,君君跑着跳着,玩得很开心。可是没过一会儿,君君就怒气冲冲地跑过来找妈妈:“妈妈,我的风筝被挂在树上了!”妈妈赶紧和君君去找风筝。

妈妈拽了拽风筝的线,风筝还是纹丝不动地挂在树枝上。君君看到妈妈也想不到把风筝取下来的办法,立刻变得愤怒起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又是乱扔东西,又是哇哇大哭。不管妈妈怎么安慰,君君都哭闹不止。公园里的人都看着妈妈和君君,妈妈感到很难为情。

等君君哭闹完了,妈妈对君君说:“你刚才的表现很不好,你是个大孩子了,怎么还能说哭就哭、说闹情绪就闹情绪呢?”君君冷静了下来,也觉得不好意思。妈妈又说:“现在妈妈教给你一个神奇的方法,好不好?”君君赶紧问道:“什么神奇的方法?”妈妈说:“当你下次再感到愤怒,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心里数5个数字,慢慢地从1数到5,看看数完了还要不要再发脾气了。”妈妈说完,君君想了想,答应了妈妈。

后来,君君试着用妈妈的“神奇办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孩子感到愤怒时立刻就爆发脾气,面对这种状况,家长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让孩子想一想刚才的表现,想一想给他人造成了什么不好的影响,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糟糕表现,再启发孩子主动去改正。

还有什么方法能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孩子了解愤怒情绪的危害。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乱发脾气,就会把愤怒的情绪传染给别人,会让别人也觉得不开心,如果对朋友乱发脾气,会伤害与朋友之间的感情,甚至破坏彼此间的友谊。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别人无缘无故对自己乱发脾气,自己肯定也会觉得不好,所以不能乱发脾气。

2.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家长可以在孩子发脾气后,让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发脾气,并且告诉孩子,下次想发脾气的时候,可以先想想为什么愤怒,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到愤怒而发脾气,这样孩子有了思考,自然就会想到不该发脾气的时候不乱发脾气。

3.教孩子认识愤怒的预警信号。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发怒时,身体会感到发热,眼睛会瞪大,两手会不听指挥,孩子发怒前感到这些体征变化时,就会意识到自己要发怒了,这时要慢慢控制自己平复心情。

4.让孩子恰当地表达愤怒。愤怒是人的正常情绪,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当愤怒情绪来时要学会控制,也要善于发泄。比如可以通过跑步、听歌等方式释放不良情绪,不要压制和堆积不良情绪,否则会造成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