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时间管理,让孩子自律学习

学会时间管理,让孩子自律学习




有些家长总是抱怨说:“我家孩子是个拖延狂,做什么事情都不紧不慢的,一点儿自觉性都没有,真令人犯愁……”其实,作为家长,与其抱怨,不如试着从各方面找找原因,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另外,孩子的自觉性、自律性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我们来看看星星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的。


星星已经上三年级了,可是在生活、学习方面总是缺乏自律性,妈妈每天都要催着喊着。

早上,闹铃已经响过好几遍了,可是星星还赖在床上一动不动。妈妈比他还着急:“星星,你再不起床真没时间洗漱了,难道你打算不刷牙、不洗脸去学校吗?”星星半睁着眼睛,磨磨蹭蹭挪到了卫生间。妈妈又喊:“星星,在卫生间磨蹭什么呢?再不出来就没时间吃早饭了,马上要迟到啦!”

放学回到家,星星把书包一丢,就去玩了。晚饭后做作业,没写几个字就说要削铅笔,一会儿又要上厕所。眼看着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星星的作业才做了一半。妈妈不耐烦地催他:“星星,你抓紧一点儿……”星星一脸疲惫,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妈妈也很无奈。

妈妈向老师请教了方法,老师说孩子缺乏自律性,可以学习一下时间管理。妈妈从书上学到了很多教孩子管理时间的方法和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知识,打算在星星身上实施。首先,妈妈从改变星星的日常作息规律开始,督促星星晚上早点儿休息,早上按时起床,放学先做作业,上学日和休息日都要规律作息。一段时间过后,星星的日常作息规律了很多,妈妈催喊的次数也减少了。在学习方面,妈妈对星星说:“如果你能认真完成作业,剩余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安排!”星星瞬间有了动力,每天做作业的积极性都提高了。


当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制订一个时间计划表,以后都按照这个计划表实施,让孩子建立一定的时间概念。当孩子可以合理规划时间时,家长再进一步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和安排时间。

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生活作息和学习计划两个主要方面做计划。

1.让孩子自己制订生活作息表。如果家长允许孩子自己制订生活作息计划,自己实施,孩子会更有行动力。当然,家长也要负责监督。如果孩子的计划有不合理的地方,家长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帮助孩子修改;如果孩子制订的计划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家长要给孩子建议。

2.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制订近期的学习计划,可以具体到月、周、天,将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规划都写在纸上,贴在醒目的位置,让孩子一看到就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