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沟通,孩子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
燕燕今天放学回家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晚饭也没吃几口就回自己的房间了。妈妈察觉到不对劲,就问她:“燕燕,怎么了?今天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吗?”
燕燕不说话,却默默地掉下了眼泪。
妈妈又问:“是有同学欺负你了吗?”
燕燕摇摇头,说:“没有。”
妈妈又问:“那是为什么呀?快跟妈妈说说,或许妈妈能帮上忙呢。”
燕燕哭着说:“因为同学们误会我了。”
事情是这样的:课间时分,燕燕和同学们玩跳绳,燕燕和另外一个同学负责摇绳子,几个同学依次跑进甩绳的范围内跳,因为课间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玩了一会儿,燕燕看见新转来的吴雨同学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看,就拉着吴雨一起来玩,还让吴雨多玩了一会儿。
可是大家都没有理解燕燕的用意,也没有玩尽兴。又到了自由活动时间,这次同学们组织玩跳绳,都没人喊燕燕一起玩。燕燕心里觉得很委屈,自己的本意是想照顾新同学,却被同学们误会了。
妈妈听燕燕说完后,安慰燕燕说:“没事没事,这件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同学们之所以误会你,是因为你事先也没有做好沟通工作啊。找个机会解释清楚就好了!”燕燕点头说:“嗯。”妈妈补充道:“以后要多和同学们沟通,大大方方地表达,相信同学们都能理解你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问题,客观地处理问题。通常,人际交往中被误会多数是因为没有做好沟通工作。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关键,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知道怎样做才能更清楚、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至于产生误会。当然,如果产生了误会或矛盾也不可怕,要让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及时表达清楚,化解矛盾。
生活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这方面的烦恼呢?总结如下:
1.多和孩子沟通,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每天和孩子沟通交流,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同时家长常常和孩子沟通,孩子自然能懂得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出现问题时也会想到要多沟通,而不是闷在心里。
2.让孩子学会用沟通的方法处理问题。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正面应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要告诉孩子,可以采用面对面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和导致的结果说出来,再讲清楚自己的本意,将已经产生的矛盾化解开。以后遇到类似的状况,孩子就会先跟大家沟通好,再采取行动,这样也能避免误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