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伤心时,让孩子给予温暖安慰

朋友伤心时,让孩子给予温暖安慰




共情能力,是孩子社会情商的重要部分之一。共情,简单来说就是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比如,当看到别人哭泣时,孩子说:“妈妈,他哭了,他一定很难过……”这就是孩子共情心理的体现。当孩子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他人的痛苦时,就会想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琪琪来找桐桐玩,看到桐桐没精打采的样子,就问桐桐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桐桐妈妈说桐桐的奶奶去世了,桐桐最近整天都茶不思饭不想的。

琪琪非常同情好朋友,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桐桐,于是回家问妈妈:“妈妈,桐桐没有了奶奶,一定很难过,我该怎么安慰桐桐,让她的心情能好点儿呢?”

妈妈想了想,回答说:“你可以陪在桐桐的身边,和桐桐聊聊天,告诉桐桐还有她的爸爸妈妈爱她,还有很多好朋友关心她,鼓励她快点振作起来。”琪琪点点头说:“嗯!我知道了。”

琪琪静静地陪在桐桐的身边,桐桐把伤心的情绪向琪琪表达出来,还回忆了很多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光。琪琪认真地听她诉说,并鼓励道:“别怕,虽然奶奶去世了,但是我们会一直陪着你啊。你要振作起来,奶奶也不希望看到你难过啊……”

有了琪琪的陪伴、桐桐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桐桐终于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亲情、友情,孩子也一样。真挚的友谊需要播种、需要浇灌、需要培养。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当朋友开心时,我们一起共享欢乐;当朋友难过时,我们则默默陪伴和守护。”朋友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时,孩子主动去安慰、去帮助,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时,朋友也会为他分担痛苦、提供帮助,这样朋友之间互助互爱、共同成长,最终就会收获真正的友谊。

当朋友处在悲伤、难过、无助、痛苦的情绪中时,作为好朋友的孩子也会感受到同样的情绪,这时家长要当好孩子的指路明灯,先让孩子的情绪恢复平稳,再让孩子去引导朋友走出困境。

那么,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孩子呢?有以下两点可供参考:

1.引导孩子给予朋友温暖的关怀。当孩子的朋友陷入悲伤难过的情绪中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关心朋友,给予朋友温暖的安慰和及时的帮助,让朋友感受到周围人的关怀和爱。

2.悉心陪伴,帮朋友走出悲伤的情绪。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暂时不能让朋友走出悲伤情绪的困境,也不要放弃,要像对待家人一般悉心陪伴、耐心照顾,然后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朋友走出悲伤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