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插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插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很多家长总是不自觉地想要管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常常唠叨孩子,总把孩子想象得很脆弱,总怕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其实这些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舒舒是个很听话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很宠爱她,凡事总是喜欢包办。晚饭后,舒舒想要帮妈妈洗碗,妈妈却说:“你赶快写作业去吧,这里不用你帮忙。”星期天,舒舒在卫生间里刷鞋子,妈妈走进来说:“你看你,这里都没刷干净,妈妈来帮你刷吧!”舒舒的裙子脏了,正要去洗,妈妈说:“我来帮你洗吧。”舒舒肚子饿了,想要煮面条吃,妈妈说:“你哪会做饭,还是妈妈来煮吧!”舒舒做作业遇到难题,妈妈第一时间跑过来……时间长了,舒舒做什么事情总是依赖妈妈,而妈妈总是有求必应。

舒舒要去一所寄宿学校读书了。可是舒舒上学第一天就哭着说想退学,因为她很难适应那里的环境。舒舒这才意识到平时在家都依靠爸妈,现在只能依靠自己了,只好硬着头皮去面对。

一段时间过后,舒舒回到家。妈妈还是想帮舒舒做这做那,可是舒舒说:“妈妈,这些事情我自己都能做好了,您放心吧!”妈妈还是有点儿不敢相信,可是当她看到舒舒能够自己洗好衣服、刷好鞋子,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时,才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能力自己管理好自己,大人总是插手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妈妈接受了舒舒的变化,现在也常常跟其他家长说:“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放手让他们去锻炼,不然孩子永远长不大。”


孩子在5岁以后,家长就要开始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他各项能力了。有些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做不好,认为孩子是在添乱,还不如自己全都替他们做好,让孩子安心学习,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锻炼自主能力的机会。

孩子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加聪明,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做好很多事情,比如自己洗衣服,收拾床铺,整理房间,自己做饭,等等。只要家长正确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并且告诉他们“你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你都要自己做好,不能总依赖爸爸妈妈”,孩子有了自主意识,就会慢慢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如果想偷懒,想要依赖大人,家长则应“狠下心”来,做到“不插手,坚持让孩子自己完成”。孩子打消了对大人的依赖,便能自觉自愿地锻炼自主能力。

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1.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多孩子在家里基本不做家务,他们只知道放学回家吃饭,衣服脏了丢进洗衣机里,这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帮自己做一些家务,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桌,自己洗衣服、收衣服等,从生活的各个细节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2.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些孩子放学回到家总是要家长催着才去做作业,一做作业家里就“鸡飞狗跳”,家长不得不盯着孩子,“你赶快做作业,怎么这么慢吞吞的”,可是这样完全没有作用。还有的孩子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求帮助”,最终孩子的作业变成了家长的作业。对此,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不想做作业时,家长要告诉孩子“做作业是你自己的事,学习也是为你自己学”;当孩子总让家长催时,要告诉孩子“你可以选择认真完成后去玩,也可以选择不做,自己承担后果”;当孩子遇到较难的题目时,可以让孩子先把自己会的题做完,然后把不会的题集中起来请教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