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烧了他自制象棋
放学后,或者是节假日,不管是身在何处,胡荣华都会带着那副心爱的纸壳象棋。胡荣华常常会结伴到老西门垂柳婆娑的树荫下,兴趣盎然地和小伙伴们车马争雄。很快,纸壳象棋上的字迹因摩擦次数太多,变得模糊不清。胡荣华见状,会很专心地用笔重描。不多久,字迹又被磨掉,胡荣华会再描上一描。就在“一磨一描”中,胡荣华对车马炮之道顿悟,水平自然是日有所长。胡荣华成为学校和弄堂里的棋大王。
其后,胡荣华开始了他的浪迹天涯——去棋摊上闯荡江湖。
看到胡荣华的棋艺日有所长,父亲非常高兴。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意识到,儿子是一个可造就棋才。
父亲是高兴了,但母亲却不高兴了。原先总是笑嘻嘻看着胡荣华和姐姐和父亲下棋的母亲,开始坚决反对胡荣华下棋。母亲反对胡荣华下棋,并不是胡荣华因为象棋影响学习,胡荣华不仅从没有耽误过功课,而且,成绩一直是优良。胡荣华的记忆力特好,即使晚上因下棋来不及背书,第二天早上读上两遍,过目不忘。
有好几次,母亲甚至把胡荣华的象棋丢到了煤球炉里焚烧。母亲坚决反对胡荣华下棋的原因,是因为胡荣华在棋摊上下棋,经常是下到很晚才回。不仅如此,下完棋回家后,还经常坐着发呆。有时,含着饭也在想棋。特别是1956年广东省的《象棋》双月刊出来后,胡荣华在象棋上用力更甚。
胡荣华用妈妈给的零钱,一分一分地藏着,凑齐一毛钱后,就会去买一本《象棋》双月刊。买来后,先要看封底的实用杀局的测验。《象棋》双月刊上的实用杀局,比加减乘除复杂多了。胡荣华也不摆棋子,就在脑子里拆棋,胡荣华超人的记忆力很可能与这个童子功有关。实用杀局是先走方胜,和江湖排局的和棋相比,难度相对小一点。
胡荣华确实很迷象棋,有时母亲叫他吃饭,他也没有听到。吃饭时,胡荣华还用筷子在桌上画来画去,寻找残棋的突破方案。母亲见状,非常担忧,她怕胡荣华因棋走火入魔。于是,便采取了极端行为。
经过几次烧了做、做了烧的反复,更因为胡荣华没有因下棋而耽误功课,人也没有因下棋变傻,又加上父亲的支持,几个月后,母亲终于让步,不再反对胡荣华下棋,也因此不去烧胡荣华的象棋了。
胡荣华的小学最早是在靠近肇周路的一所私立小学,叫思诚小学。后来改名为吉安路小学。改成吉安路小学后,小学的一半,在法藏寺里,胡荣华就在法藏寺里上课。和思诚小学相比,法藏寺里的课堂条件,算是好的。现在仔细想想,思诚小学应该改名为吉安路小学,吉安路小学也应该在法藏寺里上课。因为,这思诚两字,含有佛味。
胡荣华很快成了吉安路小学的“棋大王”。每天放学回家后,当然是先做功课。那时的功课好像也不多,胡荣华经常在学校里就做好了。做完功课,胡荣华就找人杀几盘,实在找不到人,就到志成坊弄堂口的棋摊,或者到附近的复兴中路顺昌路口的棋摊上,去看人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