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棋手,市队座上宾

少年棋手,市队座上宾

上海市象棋队、上海市围棋队、上海市国际象棋队,初建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前夕的1958年底。以三棋运动队为基础,上海棋社于1960年正式建立。上海棋社代表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三个职业运动队,和中国最早的围棋杂志——《围棋》月刊。上海市的三项棋类运动,就此获得了飞速发展。

1956年,在第一次全国象棋比赛中,代表上海出战的何顺安只是获得了第6名。1957年,在全国三项棋类锦标赛,上海的刘棣怀和尤国钟分别获得围棋冠军和国际象棋亚军,徐天利获得中国象棋第6名。在以后的两届全国棋赛上,除了刘棣怀蝉联围棋冠军外,国际象棋和象棋冠军都花落广东。杨官璘因为三度获得全国象棋冠军,威震棋坛!广东队是如日中天。

1960年,陈毅同志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发出号召,提倡下棋。当年,陈毅同志在上海大厦接见了刘棣怀、顾水如、陈祖德和吴淞笙等围棋运动员,勉励他们为发展围棋事业做出贡献,为上海争光。1960年前,上海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大多是年过半百甚至是年近古稀的老将,如围棋的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中国象棋的何顺安、朱剑秋。从1960年起,上海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批新手接班上岗:中国象棋有胡荣华,国际象棋有徐天利、许宏顺、戚惊萱,围棋有陈祖德、吴淞笙、华以刚等棋坛新秀。崭露头角的棋坛新人们进入了专业队后,开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