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打浦桥
有一次,窦老师为胡荣华讲解中炮对叠炮局以及破法:炮二平五,炮8进1;马二进三,炮2平8……
从窦老师家走出来,胡荣华一路向东。
胡荣华一边走,一边想棋,不知不觉,已走进了后来才知道地名的和厚里。那条呈“之”字走向曲里八拐的路,既没有铺石板,也没有铺水泥。那条路的两旁,尽目是陋之又陋的油毛毡作顶的土房。前两次随朱翰章来时,胡荣华没有注意小路两旁房屋的屋顶。现在看到这种油毛毡屋顶的土房,胡荣华感到很奇怪。和他们的志成坊相比,真是人间天上。从和厚里出去,就是日晖港。日晖港一头搁在肇嘉浜路,一头向南移,一直移到黄浦江。从肇嘉浜路到黄浦江这一段,叫日晖港龙须沟。龙须沟属于日晖港河的分支。
绕过日晖港,走进打浦桥,胡荣华看到了17路电车。那是最早的17路电车的起始站,在现在的天桥东侧的下面。车站的南面,也就是十几步之遥处,是窄窄的斜徐路。同样是十几步路之遥的西边,是一条更窄的徐家汇路,徐家汇路是一条柏油路。站在17路的车头,朝南望去,车后的背景,便是又低又矮的陋居。陋居以小瓦片封顶,墙面尽目是斑斑驳驳,破损不堪!斜徐路的路面是弹硌路,弹硌路两旁,是一排木质小棚。斜徐路上,人来人往,嘈声不断——那个露天的小菜场叫斜徐路菜场。
打浦桥地区当年最闹猛的地方,是瑞金二路。长约350米的沿街两旁,是一溜儿门面不高的店铺。走进店铺时,必须举腿跨越,因为下面是一横档。头上,也有一横档。横档中是凹槽,用来插一根根长板。晚上之后,一根根长板就成了一堵墙。
胡荣华一路走一路想,很快,就走到了瑞金二路。从瑞金二路右拐后,拐进了建国东路。
窦老师被人称为丝绵老虎。
胡荣华自己也不清楚,他后来尝试用鸳鸯炮和龟背炮布局时,是不是和当年窦老师对他讲授叠炮局有关、和那一段经历有关——从和厚里几个呈“之”字走向的曲里八拐的小路里,绕啊绕啊,最后还是绕出了一个大路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