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燎原成重镇

星星之火,燎原成重镇

如果说,“文革”风暴中贾友福浦东的家,是上海象棋活动的“小据点”,是星星之火,那么,当年的星星之火已经开始燎原。

20世纪90年代,在贾友福努力下,浦东逐渐成为上海象棋的重镇。

1995年,浦东象棋协会宣告成立。成立后,同年申请参加了全国团体赛。那一年,上海其实有好几个队参赛。虽然没有打上海的旗号,主要队员却是上海人,分别是纺织部队、邮电部队、机电部队等。1995年的全国赛,在四川的峨眉山脚下进行。浦东队的成绩并不好,在中下游。贾友福还因此遭到了胡荣华的揶揄。

比赛期间的一天早上,胡荣华用餐后在山脚下散步,看到了正在吃早饭的浦东队领队贾友福。胡荣华的身后,是宁夏队的王贵福,宁夏队的成绩也不好。王贵福其实也是上海人。

胡荣华和贾友福打了个招呼,对他说:“你兄弟来了。”

“兄弟?”贾友福一时不解。

看到胡荣华身后的王贵福后,他知道了“兄弟”两字所指——难兄难弟!被胡荣华揶揄的贾友福是一笑了之。

象棋大师王贵福是宁夏棋王。王贵福1959年离开上海。离开上海前,和刘彬如、瞿云汉一起,是上海邑庙区象棋队队员。在上海的时候,绰号叫绿豆汤。作为一名上海人,王贵福有浓浓的上海情结。1960年,王贵福为上海队的夺冠立过功。1960年团体赛最后一轮,上海队已经赢了对手,广东队和宁夏队还在交锋。广东队只有赢宁夏队才能拿到冠军。王贵福出来上厕所,碰到老乡胡荣华,很兴奋地用手做刹刹刹的动作,意思是他要赢了。胡荣华见状,有点吃惊。因为,王贵福的对手是广东名将蔡福如。由于王贵福胜出,广东队最终和宁夏队战平。

2017年冬,笔者在浙江省参加中国象棋协会主办的象棋赛时,遇见王贵福大师。因为是老乡,又住在同一层楼,当天晚上,王贵福大师到我的房间来聊天。提起胡荣华,王贵福是赞不绝口:“胡司令这个人下棋聪明,平时做人也很有品位。他不拿冠军,谁拿呢?”

说到这里,他还没有忘记调侃:“不过,我也拿过一次冠军。1978年在福建厦门举行的全国象棋团体赛,在第一台中,我个人积分是第1名。”

当他看到我羡慕的眼神时,又补充了一句:“团体赛中,宁夏队一直在输,只有我一个人在赢。这样的话,对手就越来越差。”

说完之后,王大师便哈哈大笑。一旁的我,也是忍俊不禁。

1995年这一年,浦东队取得全国象棋团体赛第15名,比纺织部队、邮电部队、机电部队要好。1996年的全国象棋赛,分甲乙组比赛,1995年的前16名为甲组。也就是说1995年第15名的浦东队参加了1996年的甲组联赛,最后,在甲组里折腾的浦东队名落孙山,1997年降到乙组。1997年,浦东队拿到乙组冠军,1998年又被打下去。尽管如此,贾友福是不置可否。

他说凡事急不得,我们就是三菱电梯。

三菱电梯的广告词是:“上上下下的享受。”

1995年,浦东象棋协会在张扬路两旁组织了千对棋手群英会。申请并取得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亲临现场。

同样是在1995年,浦东象棋协会还创办了当时国内奖金最高的第一届广洋杯全国大棋圣战,冠军的奖金为5万。当时,5万元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胡荣华问贾友福为什么是5万?他说对国内象棋比赛的奖金作过了解,最后听了《新民晚报》体育记者张建东的建议,定为5万。

1999年,第六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浦东举行。此举创造了小镇办大赛的佳话。因为,当时的上海,世界级别的体育单项锦标赛,还从来没有办过——不管是篮球足球排球还是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