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书
第十一章 特殊的书
它遭到了势力强大的教会的猛烈攻击,教士们后来甚至将他的墓都掘了。
但丁一般被认为是中世纪的人物,从他的作品看来,确也到处有上帝的痕迹,但他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那么,是哪个时代呢?
当然就是伟大的文艺复兴了。
关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在我的《西方历史的故事》之第十四章《文艺复兴漫谈》与第十五章《走遍欧洲》中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
当然,文艺复兴的中心地带还是光荣的意大利,更具体地说,是光荣的佛罗伦萨。说实在的,自从光荣的雅典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如此光荣,如此群星荟萃了!它集中了从伟大的文学家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各,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其罗、拉斐尔,再到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与伟大的政治与哲学家马基雅维里这些了不得的人物——一两个就足以令一座城市不朽了,它足有一打呢!
但在这里我只准备选择其中的一个——薄伽丘——来讲,因为后面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人物要谈哩。
薄伽丘传
薄伽丘生于1313年,这是清楚的,但出生地就不那么清楚了,有人说他生于佛罗伦萨,有人说生于巴黎,还有人说他是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小村。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他的佛罗伦萨人身份是确定的。
据说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大阔佬,在巴黎做生意时碰上了一位贵夫人,两人一见钟情,便私通起来。在野地里播种也会结果子,贵夫人当然不能把果子带回家乡养起来,她的意大利情人便将孩子带回了家。
由于是爱情的果子,阔佬十分宠爱这私生子,就是嫡子也难得到这么多父爱呢。孩子就在父亲的呵护下平安长大了。而且由于自小娇惯,养成了纨绔习气。不过他同那些专门吃喝玩乐的阔少不同,喜欢读书,特别喜欢读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
小纨绔15岁时被父亲送到了那不勒斯,他父亲在这里开了一爿商行,要他来学做生意。然而儿子天生不喜欢这行。他仍然不是出去吃喝玩乐就是埋首故纸堆,对父亲的反对正眼也不瞧。正如他后来在自传中所言:“我快要成年,有独立的能力,不需要别人给我指路,父亲固执地反对我钻研罗马古典文学作品,可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独自贪婪地研究懂得并不多的赋诗法,尽力领悟诗歌的内在含义。”
由于父亲是有名的富翁,年轻的薄伽丘在那不勒斯很吃香,连王宫也可以自由出入。那不勒斯这时是独立的王国,有自己的国王,这国王像薄伽丘父亲一样是风流浪子,有一个结了婚的私生女儿,不用说是个美人儿。一天,私生子同私生女相遇了,两个都是天生的风流种子,一拍即合,又激发了可能诞生第二代私生子的爱情。
这个私生公主名字叫菲亚美达,自此便成了薄伽丘早期作品的主人公,就像俾得丽采之于但丁一样。不同的是薄伽丘还同梦中情人谈过几天恋爱,做过几回露水夫妻,但丁的梦中情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梦中”情人呢,大概连手都没碰过一下。
他的情人比他更风浪,几天后就把他甩了,另觅新欢,薄伽丘从此落了单儿。
这时他早已爱上了文学,那不勒斯也是当时人文气氛浓厚的地方,文人雅士不少。薄伽丘同他们交上了朋友。这些人中有许多是当时另一位大文豪彼特拉各的崇拜者。由于他们的影响,薄伽丘对那位大诗人也景仰起来。
在那不勒斯呆了整整十二年后,到1340年,父亲将他召回了家乡。这年他父亲破产了,不久辞世而去。这令得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用为生计发一秒钟愁的生活的薄伽丘陷入了危机,比鲁迅笔下的“一下由小康陷入了困顿”更惨,是“一下由豪阔陷入了困顿”。
虽然困顿,他尚不至于饿死,一则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写过不少优美的诗歌和爱情小说,二则父亲毕竟留下了少许遗产。但再过以往那种一呼百喏、锦衣玉食的奢侈日子是不可能的了。在此后的许多日子里,他只能在家中埋首写作。还开始研究但丁,后来写了《但丁传》。
他在佛罗伦萨的日子相当贫困,但创作却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写出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
凭写诗是不能糊口的,他后来便从了政,当上了外交官。1351年左右,当薄伽丘还在佛罗伦萨政府做官时,曾去力邀已经名震天下的彼特拉各来佛罗伦萨大学执教,虽然彼特拉各没有答应,但薄伽丘见到了的伟大诗人,同他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对他以后的人生相当有影响。例如他本来像但丁一样用意大利语写作,这时却转而用起了拉丁文。
这段时间薄伽丘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是关注古希腊文学作品。他有一个朋友叫彼拉图,通晓希腊文,在薄伽丘的推荐下得以在佛罗伦萨大学担任希腊语教师,他翻译了一些古希腊文学作品,例如荷马史诗,这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大师们接触古希腊经典之始,薄伽丘和彼特拉各等正是从他的译文中才读到了《伊利亚特》。
由于身体日差一日,1360年时他从佛罗伦萨退隐到了契塔尔多。据说曾有一个教士要他放弃尘世的事,专注于上帝,否则会短命。被这预言吓着了的作家有一段时间放弃了文学创作,专心研究起上帝来。当彼特拉各听到这事后,特地给他去了一封信,说他这样固然也不错,不过那学问还是要做的。薄伽丘便又听从了他尊敬的人的话,捡起了文学创作。
他晚年所做的最后一件重要事情是从1373年10月起在佛罗伦萨的一间教堂讲授《神曲》,这标志着但丁已经成了像维吉尔或者荷马一般的伟大经典作家。
总的说来,薄伽丘的晚景十分凄凉,据说到了没饭吃的程度,不得不替人家干些抄写的杂活儿,勉强糊口。
1375年,年底,贫病交加的伟大作家终于在凄冷的风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一本特别的巨著
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是《十日谈》,我们就以这部让人血脉贲张的作品为范来谈谈薄伽丘。
《十日谈》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同我们以前讲过的作品有很大不同,无论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写作的方式还是小说的内容均是如此。
例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它是当代而非传说或者古代。
写作的方式:它是一部小说,具体地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然而它又不同于现在所谓的短篇小说,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文体。
写作的内容:大体是歌颂男欢女爱与抨击教会。前者令它有时仿佛是一部黄色小说,有许多十分色情的故事;后者令它遭到了势力强大的教会的猛烈攻击,教士们后来甚至将他的墓都掘了。
不过,正是因为《十日谈》这些与一般文学作品,甚至经典作品相异的特色,它才吸引了古往今来那么多读者热切的目光。
《十日谈》故事的大背景是1348年佛罗伦萨流行的大瘟疫。
这次大瘟疫实有其事,这就是著名的黑死病,欧洲历史上最恐怖的一次灾难。黑死病是鼠疫的俗称,它在14世纪中期一度横行欧洲,杀死了2500万人,差不多当时欧洲全部人口的一半。
薄伽丘在《十日谈》的第一天里就生动地描绘了那吓人的情景: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很多人倒毙街头。很多人死在家里,直到他们的尸体腐烂发出了臭味,邻居们才知道他们已经死了。就这样,城里到处尸体纵横,活着的人要是能找到脚夫,就叫脚夫帮着,把尸体抬到门口,找不到脚夫,只好自己动手,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恻隐之心,而是惟恐腐烂的尸体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一个尸架上常常载着两三具尸体,往往得夫妻两个,或者父子两个,要么是两三个兄弟,一次被抬走。
这就是《十日谈》的大背景,够恐怖吧!
《十日谈》具体的小背景是这样的。在一个星期二的早晨,七个女郎,各个容貌美丽、仪态万方,到一座教堂里去做弥撒,这时候佛罗伦萨人死的死,逃的逃,差不多已经成了一座空城。弥撒过后,她们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聊了起来。
这七个姑娘的名字如下:第一个是帕姆皮内娅,她是老大,以后的六个分别叫菲亚梅塔、菲洛美娜、埃米利娅、劳蕾塔、内伊菲莱、埃丽莎。
她们都为眼前的情景感到伤心绝望,这时帕姆皮内娅提出了一个建议:离开可怕的佛罗伦萨,住到她们乡下的别墅去。
她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然而她们七个女人家,这样一窝儿蜂地往外跑,既不安全又不体面,应当有几个小伙子陪着才对。也是天缘凑巧,有三个小伙子刚好走进了教堂。他们分别是:潘菲洛、菲洛斯忒拉托、迪奥内奥,他们英俊又温文尔雅。
更巧的是,他们三个的情人都在七个女郎当中。这样顺理成章地,他们成了七位小姐的陪伴,一起到乡下去。
第二天,礼拜三,他们便到了乡下。为了让大家把忧伤丢在脑后,帕姆皮内娅提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在十人中选一个做头儿,然后由其来决定一天行乐的法子。她的话得到了大伙赞同,并公推她为当天的女王。女王提出了一个妙招,午睡过后,太阳红火,不宜玩耍,大家便轮流来讲故事,一天一人一个,这样十个故事讲完,夕阳便会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大家便可以重新开始嬉戏游乐了。
这当然是个好主意,于是大家便在当天下午开始了十日之谈。
由于足足有一百个故事,我可不能一一给大家讲来,其实我就是不讲也没关系,《十日谈》不同于《神曲》,实在是通畅不过的,就像读《故事会》一样,大家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眼睛读个明明白白。
讲这十天的故事每个人并不是像刘姥姥给宝二爷讲故事一样,信口开河,而是每天有其相联之处。我们先来把每天的故事整理一下,然后我会在每天挑个我认为顶有意思的故事大致讲讲。
第一天里,由于是开始,便由大家各自讲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这些故事什么样的都有,从有关爱情的到谈人们不良品行的直到讽刺教会的,以第三类最多,占了一半。
实际上这第一天的故事也不是随意来排的,它是对整部《十日谈》整体性的概括,道出了以后的九天的故事类型。且第一天各类型故事的比例同以后的九天是大致相符的。例如讽刺教会,既是第一天故事的主体,也是整部《十日谈》的一大主题。
这天的故事里最值得读的是第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叫切帕雷洛——绰号“夏泼莱托”的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
说起这位夏泼莱托的一生,可真叫人不寒而栗。他是个公证人,可他的拿手好戏是编造假文书,如果真写了一绝无弊病的真文书,那反而会使他羞愧得无地自容……给人作假证,这是他最高兴不过的事,你求他也好,不求他也好,他总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他还喜欢在朋友和亲戚们中间挑拨离间,传播流言蜚语、散布秘事丑闻,传播仇恨……凡有人求他谋害人命,或是干别的坏事,他总满口答应,从不推辞,而且卖力地去干,屡屡得手,亲手杀人,是他的乐趣。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死后竟然被教会和当地人尊为圣徒,称“圣夏泼莱托”。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大家看了自然明白。
这个故事不由令我们想起了基督教史上那么多的圣人,那些人是不是如此成圣的呢?
第二天十个故事的特色是主人公开始都不顺意,最后经过一番曲折,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万事大吉。
其中顶有趣的是第十则故事,讲的是有个年老的法官设法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当天晚上,新婚燕尔,自然要合欢一番。谁知这第一回合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差点儿就成了陷到那个坑里的死卒,一次就累得他气喘吁吁、面无人色、筋疲力尽了”。
从此老法官就吓怕了,为了躲掉“苦差”,他便发明了无数个节日,什么彻夜祈祷日、四季斋戒日、四旬节,等等等等,这些日子都是应该清心寡欲,决不同房的。总而言之,按他的算法,一年里不是忌日的只有十来天。
这可苦了他年轻的妻子,但他把妻子看得十分紧,她也没有逮着机会红杏出墙。直到有一次,他带妻子到海边度假,妻子被一个强盗抢了去。
开始被劫来的美人儿还哭,但一到晚上这个公牛般壮实的强盗就用行动让她服服帖帖了。
失去了妻子的老法官后来想方设法找到了强盗同他妻子住的地方,他提出愿意付无论怎样多的金钱把妻子赎回来,强盗客客气气地说,只要他妻子认他并且愿意跟他回去就让她走。
然而当那个法官见到妻子时,妻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还把他讥笑了一顿,让法官感到了自己的不中用。不久他便痛苦得疯了,嘴里不停地嘟囔着:“那强盗窝里是从不守什么安息日的。”
第三天的故事是赞扬聪明人的,里面的人物凭借自己的机智总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不管要达到这目标有多难。我认为这一天的故事最值得一读。
这天的故事中第三个很有意思,它是菲洛美娜讲的。
有一位美丽的少妇爱上了一个小伙子,但这个傻瓜茫然不知。少妇便想了个妙计,她认识一个自以为很聪明正直的神父,知道这个神父同那小伙子常有来往,她就到神父那里去,向神父申诉那小伙子如何如何勾引她。神父十分愤怒,下回碰到小伙子时对他大加指责,小伙子当然否认,他本来就没做过嘛!但当神父说出是少妇亲口告诉的时,他立即明白了,立即向神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然后直奔少妇家,像少妇预先向神父控告的一样,在她家门口走来走去。
以后,少妇用相同的办法让神父一次又一次地为她效劳:把一根精美的腰带交给小伙子,因为她告诉神父是小伙子硬扔给她的,她不要,让神父还给他。
神父最后一次的帮忙是:少妇跑去告诉神父,小伙子知道她丈夫昨天去了热那亚,就在今天早晨,天还没亮时就跳进她家的花园,爬上她房前的一棵大树,一直跳进她没关窗子的卧室。
第四天讲的是爱情故事,然而这些爱情故事都有一个不幸的结局。例如萨莱尔亲王杀了女儿的情人,把心脏挖出来,放进杯子送给女儿。她把毒药和心脏一起吞了下去。还有一个女子的情人被她丈夫杀死,丈夫还挖出他的心脏做成菜给她吃了,她知道后跳楼而死。诸如此类,这些悲惨的故事我们还是少说为妙。
第五天的也是爱情故事,这些恋人像前一天的恋人们一样历尽艰险,但结局美满。
有一个武将,临死时把女儿托付给一个战友,叫他代为照料。这个战友谨遵诺言,把姑娘带大,出落得花朵儿一般。后来他带着姑娘回到故乡。这姑娘美丽又贤德,便有了许多求婚者,其中有两个都既年少英俊,又家世高贵,他们自然成了情敌。
他们分别向姑娘家的两个仆人行贿,叫他们通风报信,准备等哪天她父亲一出门就把姑娘抢回去成亲。有一天姑娘的父亲真出门了,两个情敌从各自的内线得到了同一个消息,于是他们都来到姑娘家,发生了一场争斗。两个人都被巡丁抓了起来。
两人的家长吓怕了,立刻来到姑娘的父亲家求情。姑娘的父亲便将这个姑娘的身世一说,说这姑娘不是他的,也不是他战友的亲生孩子,而是他战友过去战乱时在本城捡到的。这时,有一个在他的战友捡到这个姑娘时也在场的人正好来了。一番对证,发现这个姑娘竟然是那两个家长之一失散多年的女儿!也即一个求婚者的亲妹妹。
后面的结局当然是:不是姑娘胞兄的那个求婚者得到了姑娘。
这样类似的故事好像在中国人的武侠故事里挺多,例如《天龙八部》里的段誉同木婉清啦,《圣武令》中萧逸龙同上官红啦,等等。
第六天的故事挺好玩儿的,是一些人凭着唇枪舌剑克服险境甚至反捞一把,最有意思的是第十个故事。
有一个叫奇波第的教士,十分狡猾,经常用花言巧语欺骗老实的信众。有一天他又来到了信众间,宣称他要给大家看加百列——《圣经》里那个告诉圣母耶稣要诞生的消息的天使——的一根羽毛,好乘机狠敲一笔。他预先准备了一根鹦鹉的漂亮羽毛,那时鹦鹉还是很稀罕的东西,这里的信徒们哪个都没见过,一定会相信那就是加百列天使的羽毛。
可是有两个奇波第的熟人,也是修士,知道了这事,就恶作剧地把他的羽毛偷了去,然后顺手把一些木炭塞进原来装羽毛的盒子。
弥撒过后,信徒们听说奇波第修士要给他们看加百列天使的羽毛,成群结队地来了。奇波第打开盒子一看,发现羽毛不见了。这下难办了吧?
不,只见他且不忙拿出盒子,先给大家乱吹了一通他的神奇经历:他如何一直到了印度,那里的剪刀会飞,然后又到了圣城耶路撒冷,在那里碰上了一个最受人尊敬的什么教长,名字当然是他随口胡扯出来的,送了他许多圣物,其中包括一根加百列天使的羽毛,还有一盒曾烤死圣劳伦斯的木炭。这时他才把木炭拿出来,说是上帝的意思,是上帝要给他们看神圣的木炭而不是天使的羽毛。
由于篇幅有限,我也不能说得尽兴,对那教士总而言之一句话——瞎扯。然而天真无比的信众听到他这番话,大大感动了一番,除一拥上来看那盒神圣的木炭外,他还得到了比往年多得多的奉献。
那两个本想捉弄他,看他那吓傻了的样子的修士先是听得目瞪口呆,继而笑得前仰后合,不能不佩服他的机智。
第七天是一些十分有趣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一些俏皮的妻子一边同别人调情,另一边还捉弄她们的丈夫。例如有个阔佬的老婆同人通奸,约好幽会的方式,可是有天晚上丈夫突然回家,她的情人却半夜来敲门,而且她丈夫也听见了。你猜她怎么着?她不慌不忙地对丈夫说是有鬼,然后同他一起到门口,对着门念了一遍旷古未有的咒语。她的情人不但没有被发现,还到了后花园找到了她送去的一大堆美味。
至于是什么样的咒语,大家看看作品就知道了。这是第七天的第一则故事。这天的其它故事也挺有趣,多半还带点儿颜色,我想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十天中最有趣的一天呢。
第八天与第七天有些类似,尽是些捉弄人的故事,但这天可不光是女人捉弄男人,也有女人被男人捉弄的事。例如第一个故事里,有位绅士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夫人,向她求欢,想不到那个女人竟然向他要两百个金币,他顿时感到十分厌恶,于是假意答应了。他事先找到那女人的丈夫,向他借了两百个金币。然后当那个夫人趁丈夫离开了就约他来幽会时,他就拿着借来的两百个金币,同朋友一起到了那女人处,当着朋友的面把钱交给了那个贪财的女人。接下来当然同那女人玩儿了个够。不久女人的丈夫回来了,这个人便同那位朋友一起再到女人家去,当着她的面对她丈夫说:我借你的那笔钱已经还给你太太了。由于证人在场,那个女人没有办法,只好认了。
第九天的故事又像第一天一样没规定主题了,让大家自由发挥。
这里最有趣的是第十个故事。
有个农民,很穷,也很虔诚,同一个教士交上了朋友。农民有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有一天,教士对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和农民的老婆说他能够把骡子变成漂亮姑娘陪他睡觉,也能够把漂亮姑娘变成骡子替他干活儿。这个老婆一听连忙求他教这个法术。教士推辞不得,只好答应。但告诉农民说,这个法术中最难的一步是“插尾巴”,要是这一步没做好就全完了。他到了农民的屋子里,让农民的老婆脱得一丝不挂,像头骡子似的四肢着地,然后他摸着她的头、她的全身,口中念念有词:主啊,让这个头变成骡头吧!让这些头发变成鬃毛吧!当摸到那丰满的胸脯时,“他的心里不觉一动,身上那个不便直呼其名的东西竟直挺挺地竖了起来”。就这样,他上上下下摸了个遍。最后,他“撩起衣服,掏出那根生男育女的东西,对准她那道沟一下插了进去,嘴里还喊道:‘快快变做骡马美丽的尾巴吧!’”这下农民急了,忙说:我不要尾巴!我不要尾巴!都已经丢完了的教士把他的东西抽了出来,责备农民说:瞧你,把一切都毁了,骒马眼看要变出来了,现在全完了!
现在十天已经讲完了九天,到最后一天了。这一天的故事脱离了前面虽然好玩儿,然而相当“俗”的笑话,变得挺崇高。不过,崇高归崇高,我却觉得这里头没有了前面那些故事中的灵魂,变得有些做作。也许《十日谈》的形式只适合写上面那些“俗”事,不宜于崇高伟大的“雅”事吧!
我实在找不出一个特别想说的,就随便找了第六则。这是关于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的故事。她偶然看见了经过街头的国王,竟然疯狂地爱上了他,为他茶不思饭不想,最后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了。国王听到这事,十分感动,特地来探望姑娘,使她好了,又替她找了一个好丈夫,把两片肥沃的土地赐给他们。国王自己呢,只在姑娘额上印下了一个吻,答应终身做她的骑士。
怎么样?这里的女士男士同前面的迥然不同吧!这故事里最好的部分是一首诗,里面描写了姑娘对国王的爱情。诗中写道:爱神呀,快去见我的君王,告诉他我心里痛苦难当。还要说我将命归黄泉,因为我的心愿不敢对他。啊,爱神,自从我把他爱上,你从没给我勇气,让我倾诉衷肠,我的爱慕之情只能埋心底,这不能不使我黯然神伤。这样死去,真叫我万箭穿心苦难当。他若知道我这般相思,未必不会动柔肠,那就给我勇气吧,好让我把我的心向他开敞。
《十日谈》有什么特色呢?这些特色其实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了,归结不外乎二者:结构之简单与语言之通畅,不难看出它同《神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许您会问:既然如此,你还有必要对它作出多少评论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没必要,我们还是继续往下说别的伟大作家与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