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世界
第二十五章 悲惨的世界
请在此随我进入那如地狱般的人间吧!
《悲惨世界》是大部头的书,共分五部,分别叫《芳汀》、《柯赛特》、《马吕斯》、《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让》,除第四部都是以该部的主人公名字来命名,整部《悲惨世界》都是围绕他们来展开的。
冉阿让与芳汀
距今差不多两百年前,在法国的迪涅有位叫密里安的老先生,他个子不高,面庞清秀,有一颗天使般的心。他做过多少好事只要问这里随便哪一个穷人就知道了。
1815年10月的一天,密里安先生的教区来了一个怪人,他衣服破得像鱼网一样,不高不矮,像公牛一样强壮,他的名字叫冉阿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这天晚上,密里安主教像往常一样准备用他的银餐具吃饭。门开了,这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主教的大门是连锁都没有的,进来的就是那个怪人,他这时已经饿得发昏了,因为他曾是个苦役犯,刚刑满释放,谁都不愿意接待他。但主教例外,在他眼中一个国王与罪犯并无区分,都是上帝的子民。他请那人进来一起用餐,然后留他住宿。
第二天,天刚刚亮,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几个警察,他们抓住了昨天那个人,原来他一早出城,被警察逮住了,从他身上搜出了主教家的银器,所以抓了他来。主教一见他,就大声说:“啊,您又来了?我不是把这对烛台也送给了你吗?怎么不拿走?”
他的话让冉阿让目瞪口呆,稀里糊涂地拿起烛台走了。
我们现在来谈谈冉阿让吧,他出生在社会最底层,自幼父母双亡,只剩下他和一个姐姐,他是姐姐抚养长大的。后来他姐夫也死了,姐姐同她的七个孩子就全靠他来养活了,这时他只有24岁。
他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儿,勉强度日。有一年,天气特别冷,冉阿让怎么也找不到活儿干,七个孩子饿得哇哇叫。他急得一时失去了理智,把手伸进了面包店的柜窗里,但他哪有偷东西的本事呢?被抓了起来,判刑五年。又由于他在狱中屡次三番想逃走,他的刑越加越重,当他最后刑满释放时已经在狱中足足呆了十九年!而源头仅仅是为了一个面包!
现在冉阿让拿着银烛台走了,另一个主人公又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在巴黎附近的蒙费梅,181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一家客店门前。
客店门前停着一辆运木的大马车,两个好看的小女孩儿坐在上面玩儿,她们的母亲在旁边。这时来了另一个女人,她衣衫破旧不堪,愁眉深锁,但看得出来曾经十分美丽。她手里也抱着个孩子,同马车上的女孩儿差不多大,但更漂亮。这个小女孩儿就是柯赛特,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而她的妈妈就是本书的另一个主人公芳汀。
看到自己的孩子同马车上的两个小女孩儿一起玩儿得高兴,芳汀请求她们的母亲,客店老板娘泰纳迪耶太太帮她照看孩子,并且同意每个月付费7法郎。
要是知道泰纳迪耶夫妇是什么人芳汀就不会这么做了。芳汀一走,她的孩子从此陷入了苦难之中,受到泰纳迪耶一家,包括那两个同龄小姑娘的残酷虐待。
芳汀干什么去了呢?她一路前往孟特勒依,一座滨海城市,随即在那里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可靠的收入,这全靠一位叫马德兰的商人,他在这里建了家大工厂,不但自己发了财,也让这里所有的穷人找到了工作,过上了好日子。
这位马德兰同前面的主教一样是十足的好人,后来被任命为市长。
也许孟特勒依市所有人都爱马德兰市长,只除了一个——警察局的侦探雅韦尔,他是个阴险的家伙,总怀疑市长大人有什么不对劲儿,成天像猎犬一样监视他。
他的怀疑很快得到了确认。
这天早晨,一条小街上发生了一桩车祸,一个老人被自己的大车压在下面了。马德兰市长恰巧路过,他出20枚金币赏能将老人救出来的人。但没一个人有这么大的力气,这时雅韦尔出现了,他阴险地告诉市长:这里只有一个人能救老人出来,这人就是从土伦监狱出来的一个罪犯。
马德兰一声不吭,钻进了马车底下,用他惊人的力气将马车顶了起来,老人得救了。
他自己却开始堕入深渊。
我们再来说芳汀,一开始她在马德兰的厂子里找到了工作,能按时给女儿寄钱去,但一年之后,她失业了,再也没办法给女儿寄抚养费,她痛苦至极,以为是马德兰解雇了她,恨死了他。
这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前,某花花公子在调戏芳汀,他将一把雪塞进她的衣领。芳汀大叫一声,同他撕扯起来。这时那个雅韦尔来了,他抓起芳汀,宣布判她六个月刑。这怎么行呢?她还有女儿要养呢,芳汀跪下去哀求他不要进行这样不公正的判决,但雅韦尔是个冷血动物。正当芳汀绝望之时,马德兰市长来了,他严厉地命令雅韦尔释放芳汀,这令雅韦尔更痛恨他了。
马德兰把芳汀接了过去,让人好好地照顾,又给泰纳迪耶寄了300法郎,要他们立即将孩子送过来,孩子的母亲病重。但泰纳迪耶告诉老婆不要放孩子走,说这样钱就会源源而来。
一直等不到孩子的马德兰正准备亲自去接一趟,这时雅韦尔来了,他告诉马德兰,他已经写信给巴黎警察总局,控告马德兰就是以前的罪犯冉阿让,但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冉阿让已经找到了,他亲自去看了,的确是他。他又告诉市长最迟明天晚上就要判决了。
下午马德兰又去看芳汀,他对昏迷中的芳汀说:孩子快来了。接着去找马车出租商,借好了一辆最快的马车。
马德兰似乎平静地完成了这一切,但一回到家里,他的心灵与脑海中就有如狂风烈火了,两个念头——去救或不救那个替他受罪的人——在心里搏斗,令他痛苦得发狂。依照他的本性理所当然要去,但他是从监狱出来的,对那里的生活他有着切肤之痛,而且,他想,要是他去了,谁来养活这一大批工人呢?谁来为这座城市的百姓谋幸福呢?他内心如此激烈地斗争着,彻夜难眠。
天明时分,他订的马车来了,本来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不去的马德兰身不由己地走下楼来,上了马车。马车一直向前奔去,路上遇到了几次阻碍,例如轮子被撞坏了、道路不通,他准备一有借口就不去了,但每次的阻碍都一个个地去掉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拉开它们,这只手又把马德兰市长朝痛苦的深渊推去。
等他终于到达审判地时,已经晚上8点,天全黑了。马德兰知道,审判一般都在下午6点钟就结束了,如果那样的话,那就算他命不该绝吧。
然而造化捉弄人,审判并没有结束。马德兰又想,如果没有空位子,那也一样,但位子刚好又有,是在庭长旁边,只有要人才能坐,而他,市长先生,不能算要人吗?
他看到了那个“冉阿让”,他的确同自己长得相像,尤其是轮廓与眼神一模一样。他又看到他的几个狱中旧友异口同声地说那人就是冉阿让,一个惯犯、死不改悔的家伙,曾经偷过主教的烛台,抢过小孩儿的东西,现在又偷了苹果。依据法律他甚至有可能被处死。
偏偏那人又笨嘴笨舌,根本不会替自己辩护,眼看就要遭殃。
这时一个声音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布莱卫、舍尼杰、戈什巴依!看这边。”
马德兰镇静地告诉所有的人,他才是冉阿让,要判罪的人,并且心平气和地提出了大量证据,例如他知道戈什巴依,他从前狱中的难友,左臂上有几个蓝字。
如此大家当然知道他才是真的冉阿让,那个可怜的人被放走了,他的苦难结束了。可对于马德兰,苦难刚刚开始。
警察并没有马上逮捕他,马德兰又回到了孟特勒依。他去看芳汀,芳汀以为女儿马上就会回来了,病情因快乐而开始好转。马德兰安慰她,说她不久就会看到女儿。突然,一只手从后面抓住了他的衣领,这就是雅韦尔,马德兰被捕了。
一夜之间,马德兰的头发全白了。
时光流到了1823年。这天,在土伦港,一艘大船驶进了港口。突然,一个人从高耸的桅杆上掉了下去,他死死抓住一根垂下去的绳子,但能坚持多久呢?眼看就要掉进大海,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敏捷地爬上桅杆,拉起绳子,救下了他。但救人者自己却掉进了大海,失踪了。
柯赛特和马吕斯
我们现在回头去看一个久违了的人——柯赛特。
自从母亲把她交给泰纳迪耶夫妇后,她就像进了地狱。这个小女孩在泰纳迪耶夫妇这两个冷血动物那里所受的虐待,我在这里不忍再提,大家自己去看原著吧。
这天夜里,因为家里没水了,老板娘要她到城外去打水,那要穿过一片没有人烟的树林,一个小姑娘怎能不怕?但老板娘的棍子更可怕,她去了,提着她可以钻进去睡觉的大水桶。
那水桶实在太沉重,幸好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救了她,他不但帮小姑娘把水提回了家,还到泰纳迪耶家住宿。
看见他穿得那样寒碜,泰纳迪耶立即把房价提高了一倍。客人毫不还价地答应了。在家里,客人一次又一次地保护柯赛特,把她从老板娘的棍棒下救出来,还送给她一只大洋娃娃,这可是她平时连仔细看都不敢的!这花掉了他不少钱,但他似乎根本不在乎钱。
柯赛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客人就要离开,还带走了柯赛特,为她他花了3000法郎。
这个神秘的老人就是冉阿让,他掉进海里后,并没有淹死,而是藏到了一艘船下面,顺利地获得了自由,本来他是被判了终身苦役的。
获得自由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芳汀死后遗下的孤女柯赛特,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生平第一次,他体会到了什么是爱。柯赛特也深深地爱上了他,他们都是毕生没有爱过的人,现在都体味到了伟大的爱,这爱是半点儿也不亚于亲生的父女之情的。
为了躲避可能的追捕,冉阿让租住了最偏僻地方的一间小屋子,一个只剩两颗牙的老太太照顾他们。老太太虽然老掉了牙,好奇心却还很活跃,她渐渐地怀疑起这位老人来,不断地窥探他,终于发现了他的一些秘密,而冉阿让最大的敌人,那个雅韦尔,竟然也找到了他,没办法,他只得再度走上亡命之旅。
一路上雅韦尔带着人紧紧跟踪,最后把他们逼近了死胡同,在最危急的关头,冉阿让攀上了好几米高的墙头,跳进了一座荒凉的大花园里。
天无绝人之路,他在花园里遇上了一个好人,他曾经救过这人的命,现在这人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招待了冉阿让,甚至还替他找了份工作。就这样冉阿让同柯赛特在这里平平安安地生活了好多年。
现在我们要谈几个此前从未见过的人。
我们可以从遥远的滑铁卢战役开始。关于这场著名的战役我们在《西方历史的故事》第二十七章《拿破仑传》中已经有叙述,大家可以参考。总之,这是一场失败者比胜利者获得更多荣誉的战斗。雨果也热烈地赞美了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者——他的法兰西同胞们——的英勇无畏。例如那位康布罗纳将军,当法军全线溃败之后,他率领最后几名皇帝的禁卫军士兵,围着他们成了破布条的军旗,死战不退。英军把他们包围了,所有大炮对准了他们,一个英国将军,看到如此大无畏的敌人,喊道:“勇敢的法国人,投降吧!”
康布罗纳的回答是:“呸!”
片刻之后,在英国人如雨的炮弹下,他们成了齑粉。
这是硝烟刚刚停息的战场。
只见,夜色昏沉,无数尸体横陈,滑铁卢仿佛人间地狱。但在这里,竟然还有一个活人,他像猎狗一样在死尸堆里嗅来嗅去,像在寻找什么。这人就是泰纳迪耶,他来偷尸体上值钱的东西。当他看到一只手上有只金晃晃的戒指时,就去拽了下来,他因此救了一个军官的性命,他叫蓬梅西。
蓬梅西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的老丈人是个阔佬,是死硬的保王党人,根本就不承认有这个共和派军官的女婿。但老丈人却同意抚养外孙,并且把全部财产遗留给他,条件是蓬梅西永远不能与孩子见面。
为了孩子,蓬梅西答应了,只有每当儿子上教堂时才偷偷远远地望上一眼,这样直至他死去。这个孩子就叫马吕斯。
由外祖父养大的孩子自小也属保王派,但当他偶然看到父亲临死前留给他的条子,又从教士的嘴里得知他父亲是如何地偷偷望着他,年复一年,他感到外祖父欺骗了他。他开始搜集有关父亲的资料,知道了父亲并非如外公所言是匪徒,而是真正的英雄。于是他毅然决然与痛恨父亲的外祖父决裂了。
离开外祖父后,马吕斯过着独立的、饥寒交迫的生活,经过一番苦斗,终于当上了律师。
每天他都要到卢森堡公园去散步,在那里他常常看到一位老人,白发苍苍,神情严峻,身边总跟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马吕斯深深地爱上了她,那个姑娘似乎对他也有意,那位老先生察觉后便再也没有来了。马吕斯从此坠入了痛苦的爱情之网。
马吕斯住的破房子隔壁有一家人,包括夫妻两个、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比马吕斯还穷,几乎成了乞丐。他们的儿子名叫加弗洛什,才十一二岁,成天在街上流浪。
这天晚上,马吕斯突然看见了那老人和姑娘,他们竟然到隔壁去了。老人送来一些钱,等老人出去后他听到这家人竟然在商量着要去抢劫老人。他还听到原来这家的老家伙就是他正要找的“恩人”泰纳迪耶。前面说过,他的父亲是由泰纳迪耶从死尸堆里挖出来的,他的父亲曾想要儿子找到救命恩人,替父报恩。听到他们的阴谋,马吕斯立即到警察局去报了案,泰纳迪耶一家全被抓了,那位正受到他们要挟的老人却好像也怕警察,跳窗而去。
老人就是冉阿让。他隐身在修道院中平平安安地过了好多年。马吕斯的出现打乱了一切。
后来马吕斯设法又找到了冉阿让,并且终于找到了向柯赛特表白爱情的机会,原来柯赛特也爱他,只是冉阿让根本不愿意别人分享女儿——从冉阿让把柯赛特救出来的那天起她就自然而然地称他父亲了。冉阿让准备搬到英国去。
这消息让马吕斯绝望,他想不经冉阿让同意娶柯赛特为妻,但法律规定只有他满25岁时才可如此,于是他只能去找自己的监护人外祖父。他的外祖父其实也十分爱他,但他冷漠生硬的态度伤了老人的心,外祖父拒绝了,马吕斯愤然离去。老人伤心极了,后悔极了。
这一切本来不知道如何结束,但一场内战决定了它的结局。
我们知道,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人似乎爱上了起义,成了“革命的专业户”,有关事迹请参考《西方历史的故事》第二十九章《不断革命的法兰西》。当然,我们这次要讲的起义不是如“二月革命”那样大规模的、成功的革命,而是一次不成功的、规模小得多的起义。
起义发生在1832年6月,当人民爱戴的拉马克将军的灵柩在街上出现时,工人们开始了暴动。
在这场暴动中,工人与市民们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是可歌可泣的,但他们注定要失败,因为起义的时机远未成熟。
在这场起义之中有许多英雄事迹。最了不起的英雄是一个小孩儿,就是前面讲过的被泰纳迪耶夫妇抛弃的儿子小加弗洛什。他是革命的天使,他衣不遮体,全心全意地加入了起义者的行列,还逮住了妄图混入起义者内部搞破坏的雅韦尔。最后,当起义者们子弹将要用尽时,他爬到街垒外面,在枪林弹雨之中从敌人的尸体身上搜子弹,还唱着歌,直到被打死。
马吕斯也是这些视死如归的起义者中的一个。当街垒快要攻破时,他打开火药桶,将火把指向它,对那些已经爬过了街垒的士兵说:滚,要不同归于尽!那些敌兵吓得撒腿就跑,这样就保住了街垒。
他的行为赢得了起义者们的崇敬,把他看成他们的领袖。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给柯赛特写了诀别信。
战斗又开始了,实际上是几十个起义者对付成千人的政府军。起义者们像雄狮那样英勇地战斗,最终一个个倒下了,包括马吕斯,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马吕斯并未死去,冉阿让救了他。
原来,马吕斯写给柯赛特的信被冉阿让收到了,他立即来到了起义者中间,参加了战斗,并且救下了垂危的马吕斯。
扛着马吕斯,冉阿让钻进了巴黎那可怕的地下通道——阴沟,在镇压军重重包围之下,这是唯一可以通向生的路了。
一切可怕的艰难险阻冉阿让都闯过去了,他终于将昏迷的马吕斯送到了其外祖父的家中,但冉阿让并没有进去,悄悄走了。
在这个过程里还有两件事需要补充。
一是我们前面说过,钻到起义者中间当密探的雅韦尔被逮住了,起义者们决定枪决他,冉阿让要求去执行这个任务,但他竟然把雅韦尔这个毁了他一生的坏蛋放走了。
二是冉阿让最后走出阴沟时碰上了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正当他绝望之时,有人给了他一把能打开一扇门的钥匙,那人就是正被警察追捕的泰纳迪耶。当然泰纳迪耶不是出于好心,而是想让冉阿让当替死鬼,因为雅韦尔正在门外边等着逮捕他呢。
冉阿让出去后犹如羊入虎口,他请求雅韦尔看在他曾经救过对方的分上让他把垂死的马吕斯送回去,再让他去看一眼柯赛特,然后就任由对方处置。雅韦尔答应了,他用马车把马吕斯送到外祖父家,又把冉阿让送回自己的家。冉阿让回到家后,准备履行诺言时,发现雅韦尔已经悄悄地走了,就像他自己刚才悄悄地从马吕斯家门口走掉一样。
马吕斯的外祖父虽然表面上对外孙十分冷淡,但骨子里全心全意地爱着外孙,外孙就是他的一切。他竭尽全力治疗外孙的伤。马吕斯醒来后只迷迷糊糊地知道有个人历尽艰险把他救了出来,他要设法找到这个人,报答这人的救命之恩。
比从鬼门关里捡回性命更让马吕斯高兴的是他又见着柯赛特了,是她的父亲冉阿让把她带来的。这两个本来都反对这门亲事的老人如今不约而同地赞同了,尤其是那年过90的老外祖父,对这位异常美丽的外孙媳妇爱得不得了。
从此马吕斯和柯赛特过上了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的幸福日子。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们终于能够永远在一起了!其次,是两个老人不但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还替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外祖父打开他巨大的百宝箱,把里面所有好东西一股脑儿全给了这对新人,简直要把他的外孙媳妇淹没在珍贵的丝绸和各种古董里呢;冉阿让则给了他们一笔惊人的巨款,约60万法郎,足够他们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了。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本来,按柯赛特和马吕斯的想法冉阿让是要与他们同住的,他们都替他把房间收拾好了。但冉阿让与马吕斯的一席话改变了一切。
冉阿让告诉马吕斯,他不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因为他曾是一个苦役犯,他同他们在一起会连累他们,而且,他也告诉马吕斯,柯赛特其实跟他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他只是抚养她长大,她并没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苦役犯亲属。那60万法郎也不是他给她的,而是别人托他保管,等柯赛特长大后再给她的。
冉阿让的话沉重地打击了马吕斯,他,作为一个极正直的嫉恶如仇的人,对冉阿让的印象一下子坏了——其实由于冉阿让以前不同意他与柯赛特相恋,他对冉阿让本来就没有多少好感。他答应了冉阿让的要求,不要他住在一起了,并要他只在晚上来看柯赛特。
要是这样也好了,冉阿让也满足了,但事情对于冉阿让来说发展得更坏。由于马吕斯以为冉阿让不是好人,他不想同苦役犯扯上什么关系,就对冉阿让越来越冷淡,他不但只让柯赛特在肮脏的地下室接待冉阿让,而且,终于有一天,当冉阿让又来看他们时,发现地下室一把椅子也没有了。冉阿让什么都没有说,悄悄地走了,从此不再来。
马吕斯呢,他甚至以为冉阿让给他们的巨款也不是由正路而来的,因此不肯动用,想将来款归原主。
对于冉阿让,柯赛特是他生命唯一的依托,失去了这个依托后他的生命便迅速地黯淡下去了。
要不是一个坏蛋干的好事,也许冉阿让就这样孤独地死去了,而马吕斯会一直认为冉阿让是个令人厌恶的苦役犯。
这个坏蛋还是泰纳迪耶。有一天他乔装打扮来找马吕斯,说要用一个秘密来同马吕斯换一笔钱。
他们的对话也充满了戏剧性。马吕斯开始以为冉阿让是个抢劫犯,他抢了一个叫马德兰的人的钱。那马德兰曾经是个苦役犯,后来变好了,做了市长,还发了财,造福一方人民。冉阿让给女儿的巨款就是从马德兰那儿抢来的,而且雅韦尔也是冉阿让杀死的。泰纳迪耶则以为冉阿让是个杀人犯,那天冉阿让从阴沟里背出来的血淋淋的“尸体”就是被他杀死的人,他的钱就是从这个人身上抢来的。泰纳迪耶还出示了证据:一块悄悄从那个“死人”衣服上扯下来的布料。
这一切道出来之后就真相大白了。马吕斯终于明白,冉阿让就是那个曾经是苦役犯,但后来造福一方的好人马德兰。更重要的是,那个把自己从街垒上、从巴黎可怕的阴沟里救出来的神秘人物就是冉阿让!
他明白了冉阿让不是坏蛋而是天使,如基督一般仁慈伟大!
而他又是如何地对待冉阿让啊!他现在又是多么的悔恨!
他立即带着柯赛特去冉阿让的小屋,他要请求冉阿让回来跟他们同住,他要喊他一声父亲,一辈子伺候他!
然而一切已经太迟,当他们走进冉阿让的小屋时,冉阿让的生命之烛已近熄灭。
再说两点
读雨果,我首先是对雨果渊博的知识深为叹服。
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大家记得第五部《冉阿让》里冉阿让背着垂危的马吕斯在巴黎可怕的阴沟中穿行的事吧。雨果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巴黎的阴沟,从巴黎还不叫巴黎,叫吕代斯起,一直写到冉阿让爬进阴沟为止,真是一部《巴黎阴沟史》。雨果知道巴黎每年要把至少2500万法郎的财富从阴沟抛进大西洋。为什么呢?因为阴沟所流出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废物,而是宝贵的粪肥,对于广大农村这是十分宝贵的庄稼肥料。他不但熟悉巴黎的粪肥,连对中国的粪肥都清楚呢。他说:
没有一个中国农民——这是埃格勃说的——进城不用竹子扁担挑两桶满满的我们称之为污物的东西回去。多亏人肥,中国的土地仍和亚伯拉罕时代那样富于活力。中国小麦的收成,一粒种子能收获一百二十倍的麦子。任何鸟粪都没有首都的垃圾肥效高。一个大城市有着肥效极高的粪肥。利用城市来对田野施肥,这肯定会成功的。如果说我们的黄金是粪尿,反之,我们的粪尿就是黄金。
怎么样?了不起吧!雨果不但熟悉巴黎的阴沟,甚至连中国小麦的收成都知道呢!
他也知道,在1806年1月1日前,巴黎一共只建造了2.33万米阴沟,后来,拿破仑建造了4804米,路易十八建造了5709米,查理十世建造了1.0836万米,路易·菲力浦建造了8.902万米,1848年共和国建造了2.3381万米,而那时执政的“七月王朝”则建造了7.05万米。
我引用这些烦琐的数字为了什么呢?为了说明,雨果对他所要描述的东西的了解是如何的深刻详尽。因此我们读他的作品之时,得到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引起的心灵的共鸣,而且仿佛也是在读一本历史甚至哲学著作,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历史与哲学等方面宝贵的知识。
我读《悲惨世界》的第二个感觉,是雨果对那些善良的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
例如芳汀,她同冉阿让是《悲惨世界》描写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她的命运感人至深,令人为之泪下。雨果是这样开始描述她的:
芳汀是那样一个从平民的底层孕育出来的孩子。她虽然是从黑暗社会的那种不可测的深渊中生出来的,她的风度却使人摸不着她的出处和身世。她生在滨海孟特勒伊。出自怎样的父母?谁知道?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父母。她叫芳汀。为什么叫芳汀呢?因为人家从来不知道她有旁的名字。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如此贫贱,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却有着最高尚的情操。虽然她被一个没良心的花花公子玩弄了,还生下了私生子,但这并不说明她是一个随便的女人,相反,那个坏蛋是她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恋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她被那个家伙抛弃,芳汀既没有怨天尤人,痛恨那个负心人,更没有从此自暴自弃,这时凭她的美貌完全可以过上富足的日子,她是怎样做的呢?请看吧:
她已毅然决然摒弃了修饰,自己穿着布衣,把她所有的丝织品、碎料子、飘带、花边,都用在她女儿身上,这女儿是她仅有的虚荣。她变卖了所有的东西,得到200法郎,还清各处的零星债务后只有八十来法郎了。在22岁的芳龄,一个晴朗的春天的早晨,她背着她的孩子,离开了巴黎。
她为了养活孩子,拼命干活儿,开始还能支付得了泰纳迪耶敲诈的“抚养费”,但后来失了业,找到的新活儿一天累死累活干十七个小时只能挣20个苏。而那个畜生样的泰纳迪耶还以她的女儿为要挟用种种借口向她要钱。逼得她先是卖掉了垂到腰际的金发。当泰纳迪耶骗她说小柯赛特得了猩红热,马上要40法郎做药费时,她甚至连牙齿都卖掉了!对于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这意味着什么样的牺牲!
但她又能怎样呢?在社会上她只是一只任人践踏的蚂蚁呀!她这时候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她没有床了,只留下一块破布,那便是她的被,地上一条草褥,一把破麦秸椅。”只有出卖肉体,为了女儿!
可怜的芳汀最后的结局又怎么样呢?死后她的尸体被埋在乱葬岗里。
这就是芳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