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第二十八章 “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被称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但曾经是“文坛妓女”,只要给钱,什么都写。
在所有的小说家中,只有一个人被称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就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1799年出生在法国的图尔,这是法国西部一座颇大的城市。父亲原姓巴尔沙,本来是个农民,小时候跟一个教士稍微学了点儿文化,就为这他不甘心一辈子呆在乡下,就到巴黎闯世界。他运气不错,干过承包商,卖过呢绒,又当过驻军的军需负责人,终于发了财。后来又娶了一个有大笔嫁妆的妻子,据说比他小32岁。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巴尔扎克。
对于巴尔扎克,人生之始也是痛苦之始。他父亲人老心不老,有好几个私生子女,却根本不把婚生儿子当回事。他母亲又是个一切向钱看的人。她将所有的爱都放到钱上去了,对儿子简直不屑一顾。他们待第一个孩子生下后就将他送到了乡下一个保姆家。从此他就一直在那里生活。后来他渐渐长大,能够走路了。他们仍然不允许他回家。直到他能自己走回去时他们才允许他一星期回家一次。
他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富人,有宽阔的宅院。
这样他一直长到7岁,在保姆家实在呆不下去了,父母便立即将他打发到了一所寄宿学校。他在那里一呆就是七年,同他生命的最初七年一样痛苦。但这里也有一个好处,他可以读书,他读了很多书,这也许是他文学情愫的萌芽。
现在巴尔扎克已经14岁了,他不能永远在那所学校里呆下去。父母只好让他回了家。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呢,父母,尤其是母亲,对他的极端冷漠无情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像以前他还是个婴儿、幼儿、孩子时一样,他对母亲任何亲昵的表示都被严厉甚至残酷地拒绝了。
她不但对他如此,对其他孩子也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母亲,巴尔扎克后来写道:
你真不知道我母亲是怎样一个女人!她是一个妖精,又是一个妖精一般的怪人。……她正在想法把我妹妹赶进坟墓。她甚至在我出生以前就恨我。……我相信她是疯了,并且请了一位和她有三十年交情的大夫来诊断。然而他说:“不,她并不疯,她只是存心不良。”……我母亲是给我的生命降落一切灾祸的根源。
您可以相信这就是一位儿子对母亲的评介吗?
父母把家搬到了巴黎,他又一次被送出家门。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后来又换了一所,但他在所有的学校中都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些地方没有一个令他快乐,二是他也从来没有用好成绩令他父母快乐过。据说他的成绩在35名同学中名列第32名。
这并不是最差的,后面还有仨呢。
虽然成绩不理想,他还是在17岁时上了大学。这对巴尔扎克简直是桩苦差,他不但要上课,还得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兼差。这都是他父母的意思。
他毕业后当了一个律师的助手,准备等这老人家一退休他就可以堂皇地戴起假发,做起大律师来了。他的父母这时总算在儿子身上看到了一丁点儿希望。但不久他们的希望就化成了泡影,一天巴尔扎克突然告诉他们,他根本不想做什么律师、法官,他要当一个作家!这是1819年的事。
这个主意遭到了家里人一致的反对,父母召集亲戚们一齐来劝说这个中了邪的儿子。他们认为搞文学是那些有钱人玩儿的高雅玩意儿,就像骑马或者在大剧院租包厢看歌剧一样,像他们这样上不上下不下的家道哪行!
巴尔扎克生平第一次坚持自己的主张,也许这时候全世界都没有比他更固执的人了!
最后,实在拗不过的父母终于同儿子达成了一个协议,给他两年时间,在这期间每个月付给他120法郎做生活费,如果两年之后他还没有成为伟大的作家,那么他必须重新回到律师事务所。
虽然巴尔扎克的父母以前对他不好,但这一次确乎为他做了好事。
为了早点儿让他打消这个可怕的主意,他的母亲还亲自陪他到了巴黎,为他找了间住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房间呢?据说在巴黎再也找不出比它更差的住处了,它是巴黎那些作为贫穷象征的阁楼中最差的一间。
巴尔扎克就在这样的地方开始了一生的事业。
他首先得明白他到底想写什么,当那个决心像暴风雨般飞来时他只是想要献身于文学,但文学有好多内容啦,从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直到文学批评都是文学呢。他到底要写什么?
在开始的两个月里,巴尔扎克像没了头的苍蝇一样在文学的花园里乱撞,时而写一段小说,时而来几句诗,过一阵子又是半幕剧本,甚至还写过《关于哲学与宗教的笔记》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种彷徨与痛苦当然不会永远延续,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题目,他要写一个叫《克伦威尔》的剧本。
大家记得雨果也曾写过这样的剧本,也许巴尔扎克是想借助一下那位伟大的同辈人的灵气和名气吧!
他疯狂地写着,通常一连几天不出门,出门也只是买面包咖啡。随着冬天临近,他的手指冻僵了,脚冻麻木了。他就成天坐在床上写作。这倒不全是因为他勤奋,而是他根本没有钱去买木头烤火,更不用说出去喝杯咖啡了。他就这样像架机器般拼命写作。
他的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终于在他的阁楼生涯一年之后写出来了。它的命运如何呢?他的父母特意在家里举办了一场朗诵会,然后又特意去法兰西学院请人指教。那位可尊敬的前辈作家老实地告诉他们:巴尔扎克先生最好不要把文学作为职业,至少不要写什么剧本。
不写剧本?这好办!巴尔扎克便将目光转向了小说,立即像从前那样疯狂地写将起来。
结果是再一次失败。
他父母这下有理由了。他们毫不犹豫地宣布中止对他的援助,因为两年期限已到。这时已经是1821年了。
然而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巴尔扎克走投无路时,他遇到了一个人,一个专门胡编乱造一些所谓通俗小说或者流行小说去挣钱的家伙。他们谈妥了一笔生意,由巴尔扎克去写那些东西,那家伙来找人出版,得款平分。
这可以说是巴尔扎克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此后的两年里他成了一个写作疯子。1822年一年之内竟然写下了三部小说,每部四卷!也就是说一个月要写一卷!
当然,这些东西说它是小说有辱小说的大名,纯粹是胡编乱造。巴尔扎克写它们的唯一理由是快点儿挣钱好离开那烦人的家到巴黎再租间小屋子。这些小说没一部是用“巴尔扎克”的大名出版的,全是假名字,现在也没人会把它们当做巴尔扎克的东西。
从这时起差不多有十来年之久,巴尔扎克成了一个写手。他可以为任何人写任何东西,无论这些东西是多么地低级庸俗,例如一本攻击对手的政治性小册子,一个教士让他写的所谓教会史,或者一个出版家让他写的什么情史,他都照写不误——只要给钱!说得不好听,他简直就像作家中的娼妓。
与写作只为了挣钱一样,巴尔扎克这时候甚至想到了另一个挣钱的法子,他写信给妹妹说,看她能不能替他找一个对象,或者具体地说,一个有钱的寡妇。这样的婚姻在当时的法国很常见,这通常成为了许多男人的发财或上爬之道,就像前面在《红与黑》中的情形一般。
读者们也许会问:巴尔扎克为什么不像于连那样去找个有钱又比较年轻的小姐弄嫁妆呢?他何尝不想?只是因为他“特别的、引人注目的丑陋,尽管智慧在他的小眼睛里闪烁。一副又胖又矮的身材,头发乱蓬蓬,脸庞上骨骼粗大,一张大嘴巴里牙齿参差不齐”。这样的男人如何能吸引年轻又有钱的美女呢?
巴尔扎克的第一个女人名叫伯尔尼夫人,比他年长二十余岁,生过九个孩子,甚至已经做了祖母。
从现在开始我就先把巴尔扎克一生那些古怪的恋情说说吧,以后再谈他的创作。
邻近巴黎的维勒帕里西斯是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1819年开始巴尔扎克家就来这里定居,与一家以前做过近邻的巴黎人第二次成了邻居,这就是加布里叶·德·伯尔尼一家。伯尔尼以前做过帝国宫廷参事,如今是王室参事,是个高贵的家庭。
巴尔扎克最初是作为家庭教师去伯尔尼家的。但慢慢地他在这个位置上就有些不安分了。大约在1822年,他给伯尔尼夫人写了一封情书,他告诉夫人,自己以青年人特有的纯真感情热烈地爱着她,甚至说自己曾对她说的他那伟大光荣的事业也仅仅是为了她。
对于这下一代的求爱,夫人始而惊奇,但在巴尔扎克一封又一封情书的攻击之下,她慢慢地有些得意了,想想吧,她竟然能得到一个足以当自己儿子的年轻小伙的爱,这叫她如何不高兴!
这段恋情渐渐公开之后实实在在地吓了他父母一跳,他们赶紧把儿子赶到了乡下,让他醒脑去了。
也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巴尔扎克又一次令人感到意外:他要做出版家了。原来就在卖自己那些胡编乱造的书时,他碰上了一个出版商,那家伙说有一个好主意,就是出版那些伟大作家们——例如莫里哀——的袖珍本全集,这样一定可以大赚一笔。巴尔扎克以为这是个好主意,立即参与进来,借钱出版了《莫里哀全集》,又出版了一部拉封丹寓言诗集。然而事与愿违,大折其本。这是1826年的事。接着他又借债经营印刷厂、铸字厂,结果又赔了进去,欠下了六万多法郎的债。
怎么办呢?面对着这巨额的债务,巴尔扎克并没有气馁,他是那种像弹簧一样的人,压得越狠,弹得也越高。他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重新执起了笔。
从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又投入到疯狂的写作之中。
他那股疯劲儿我们在前面已经见识过了,但这次与前次有了本质的不同。以前他疯狂写作的果子要么是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永远躺在纸堆里了,要么虽然出版了,却是不折不扣的垃圾。但现在他所写出来的东西却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说,是“文学”了。
他写的第一部严肃文学作品是以布列塔尼保王党人武装叛乱反对共和国为题材的,名《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并第一次用“巴尔扎克”的名字发表。这书一经问世,便奠定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
他接着发表了小说《婚姻生理学》,更是激起了广大读者对他的兴趣。1831年他出版了《驴皮记》,这称得上是巴尔扎克第一部杰作,他眨眼之间成为了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从1829年开始直到1848年,是他一生创作的高峰期,在这段时期里他创作了《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的大名我们都听说过。巴尔扎克大约是在1834年产生了这想法,他要把所有的作品纳入一个伟大的总规划。它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称为《风俗研究》,第二类是《哲理研究》,第三类即《分析研究》。三类中的重点是《风俗研究》,即描绘法兰西的人情风俗,特别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风俗。
从1829年开始的不到二十年间,巴尔扎克共写了小说91部,著名者如1833年出版的《欧也妮·葛朗台》,次年出版的《高老头》,1843年出版的《幻灭》,等等。可以看到巴尔扎克每年平均要写四五部小说。据说他最了不起的小说之一《高老头》,竟然只花了三个昼夜。
巴尔扎克是个疯狂的作家,除此而外他还有什么特点呢?还有两个:一是讲气派;二是爱女人。其实这两者是二位一体的。
他房间里铺着华丽的地毯,摆满了漂亮的家具;他的书籍装订得十分精美;他甚至在腰里系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链子,上面还挂了一把金剪刀;他爱用手杖,其中一把是用金子做的,其余的也镶玉嵌银;他食不厌精,喝的是欧洲最名贵的酒。
至于他的第二个爱好,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他的第一个情人,比他大二十多岁的伯尔尼夫人。此后他又有过数不清的女人。这些女人我们当然不能一一道来,只能再说两个有名的。
第一个是德·阿布朗泰斯公爵夫人。她同巴尔扎克在一起时已经四十多岁了,风韵犹存,且贵为公爵夫人,这是多么响亮的头衔!对于一心想在巴黎出人头地的巴尔扎克最合适不过了。
后来作家把他的小说《弃妇》呈给了她。题词是:“献给秀美温雅的德·阿布朗泰斯公爵夫人,她忠实的仆人奥诺瑞·德·巴尔扎克。”
后来她像其他许多女人一样被巴尔扎克所弃,孤独而贫困地死在一个阁楼里。
所有这些女人都不过是他生命的过客,都没有能够束缚住他这颗像波涛一样奔放的心。
一直到认识汉斯卡伯爵夫人,巴尔扎克这颗狂野的心才找到了归宿。
汉斯卡伯爵夫人是波兰一个贵夫人,拥有一个占地达两万公顷的巨大庄园和成千的农奴,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她的丈夫比她大25岁,又脾气古怪,她一直生活在孤寂之中,心中苦闷无比,唯一的消遣是读小说。当她在1831年冬读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时,深深地被作者对女性心理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揭示感动了,她给他写了一封略带神秘感的信,署名“一个外国女子”。
这封浪漫而又多情的信激起了巴尔扎克的好奇心,他立即把这位汉斯卡伯爵夫人想象成年轻貌美、出身高贵的白雪公主,由于来信没有写回信地址,他便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致巴尔扎克先生的信已收悉,今天才有机会通过本报致意,遗憾的是不知如何作复。”
他把《私人生活场景》第四卷题献给汉斯卡伯爵夫人,只是后来被正在帮他校对原稿的德·伯尔尼夫人删去了。
他们开始了频繁的鸿雁传书,到1833年时两人在瑞士的避暑胜地纳沙特尔第一次见面,开始了他们的相爱之旅。两人约好,等又老又病的汉斯卡伯爵死后,她成为巨额家产继承人,再正式结婚。
十年之后,汉斯卡伯爵死了,但汉斯卡伯爵夫人却久久没有同意与作家结婚,直到她不得不如此,因为她已经怀上了他们的孩子。又由于汉斯卡伯爵夫人是要同一个外国人结婚,按照法律要沙皇的恩准,直到1850年这恩准才姗姗而来。
这年3月,婚礼在新娘的故乡波兰举行。
巴尔扎克这时已经五十有一,人生早该有一个归宿了,他虽然有过无数的女人,但从来没有过家庭,这时他也应该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了。
然而他注定无法享受这种幸福,因为他这时候已经病入膏肓。这剥夺他业已到来的幸福的恶疾是心脏病,他长久以来一直备受着它的折磨,如今它终于不再满足于只让伟大的作家痛苦了。
1850年,结婚五个月之后,巴尔扎克死了。
五天后,伟大的作家被埋藏在拉雪兹神甫墓地。葬礼在倾盆大雨之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