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一生
第二十四章 最成功的一生
流亡回来的雨果受到盛况空前的欢迎,仿佛他就是当日从意大利战胜归来的拿破仑一般。
一提浪漫主义,大家首先想起的多半是拜伦和雪莱,然而,还有一位浪漫主义者也久享盛名,那就是号称浪漫主义领袖的维克多·雨果。
雨果祖籍法国南特,他的爷爷据说是木匠,当过兵,后来荣升为队里的掌旗官。他足足生了五个儿子,后来这些儿子全部子承父业,从了军,在血雨腥风之中,两个阵亡,其余三个都混出了名堂,成了军官。
他的第三个儿子名叫约瑟夫·雨果,身材魁梧,嗓门儿洪亮,是个典型的军人。由于老三作战英勇,据说一次作战之中两匹坐骑在他胯下丧命,得以步步高升,最后竟然做到了将军,还被封为贵族,他的顶头上司就是拿破仑。
雨果便是这位将军的第三个儿子。据将军自己说,有一次他同夫人去爬山,雨果就是山上一次浪漫狂欢后结下的果子。雨果是1802年出生的,大家可以猜猜这次浪漫的狂欢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个雨果将军尽管很爱妻子,但婚姻生活并不幸福,他妻子令他戴上了无数丈夫都戴过的那种颜色像树叶的帽子,对象是著名的拉奥里将军,大革命时一度声名超过拿破仑的法国莱茵军团司令莫罗的参谋长。
雨果出生之时是个十分孱弱的孩子,有一个硕大的头颅似乎要把脖子压断,由于母亲到巴黎找拉奥里将军去了,他很早就断了奶,他那五大三粗的军人父亲便同时当起了母亲,这样直到雨果一岁多。但自此之后他的命运便同母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雨果懂事后最初的回忆是巴黎一座宅院,这里住着母亲和她的情人拉奥里将军,这时的将军已经因为同莫罗一起反对拿破仑被废黜了,并遭到警察缉捕。同一个通缉犯过日子当然不是那么舒服,后来当她听说丈夫因为军功卓著升了上校并成为意大利一个省的总督时,就带着孩子又回到了丈夫身边。这是1807年的事。
但不久他又调到西班牙去了,母子俩只得又回到了巴黎,这时雨果已经6岁了。
在这里雨果遇到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之一,未来的妻子阿黛儿。不过对小雨果而言她还只是他淘气折磨的对象。
这样宁静的日子四年后就结束了,由于父亲在西班牙宫廷中地位显赫,他已经成为将军和三个省的总督,并被西班牙国王、拿破仑之兄约瑟夫封为西冈扎伯爵,母亲的情人拉奥里则已成了阶下囚,她便带着孩子们前往西班牙。
在西班牙,作为征服者与高官显贵的儿子,雨果一家住在豪华的宫殿里,但日子过得并不快乐,雨果将军与妻子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最后她只得带着儿子们又回到了巴黎的老地方。
回巴黎之后雨果最大的收获是又见到了阿黛儿,不过这个收获还得等几年,等到拿破仑失败,而他的父亲也失势之时。
父亲的失势令雨果家再也住不起高堂大宅,他们搬到了老杜伊勒里大街,隔壁就住着阿黛儿。
这时的阿黛儿已经是个十足的美人坯子了,雨果也成了英俊少年。他们朦胧的心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只是尚未萌芽而已。
处于这种年龄的少男最容易成长为诗人,用诗来释放胸中的情火。当雨果还是巴黎一个中学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许多诗,还翻译了维吉尔不朽的诗篇,将它们由拉丁文译成法文。
1817年,已经很有自信的雨果将自己的诗拿到了法兰西学院,去参加诗赛,虽然没能得锦标,但却赢得了学院“不朽者”们的称赞,这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这激起了少年雨果的凌云壮志,他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创作之中,两年后参加了图卢兹的诗赛,结果一举夺魁,并连得两项金奖,也就在这一年,即1819年,他同两个兄弟办了一份杂志,叫《文学保守者》。这份刊物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六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在有限的几期杂志上,雨果竟然发表了近140篇作品。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雨果一生的特点来了,他一生就像爬一座高山一样,不断地往上,往上,直到顶峰——那也是他生命的终点,不像拿破仑,还得有下山的日子。
当雨果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之际,另一方面也同样辉煌。阿黛儿,这个儿时青梅竹马的伴侣,把他的成功看在眼里,正是美女爱英雄,默默地爱上了他,而他也一样。据说有一天晚上,在一棵高大的栗子树下,雨果告诉阿黛儿他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我爱你”,阿黛儿告诉他,她最大的秘密也是“我爱你”。
一开始他们的爱情之梦似乎不那么容易圆满,他母亲看不上阿黛儿的出身。她父亲不是贵族,只是政府战争部的办公厅主任,一个官儿而已。但也许上天太偏爱雨果了,不久,母亲,这雨果在世上最敬爱的人,突然患病,一下就死了。这对于雨果的打击可想而知,但他的爱情却消失了几乎是唯一的障碍。
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的爱情迅速走向了婚姻。在克服了那再普通不过的困难——金钱的困难——之后,年仅20岁的雨果走进了教堂。
为此,岳父大人慷慨解囊,他甚至答应结了婚的女儿同女婿住在自己家里,这在一向崇尚独立的欧洲是极少见的。
就在这年,他的诗集《颂诗集》获得了路易十八的青睐,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颂扬国王陛下的,国王特地赐给年轻诗人一笔年金。
雨果继续迅速地在他的成功之路上走下去。1823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从他的第一部诗集《颂诗集》和第一部小说《冰岛魔王》开始,他的作品几乎部部畅销,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版税收人。
1827年雨果发表了诗剧《克伦威尔》及序言,一举成为法国浪漫派的领袖;1831年出版《巴黎圣母院》,令他登上了历史伟人的宝座,将同歌德或者莫里哀一样不朽;他从1831年开始陆续问世的四部诗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以及《光与影》,表达了作家的也是整个时代的心声。整个三十年代堪称雨果一生中最多产的时期。
此后雨果的文思仍然如潮之涌,虽没有以前那样多产,但却精品不断。诗歌方面有《惩罚集》与《静观集》,同前面那些诗集一起令雨果得居法兰西最伟大的诗人之列。在我国大家也许主要把雨果看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在他的祖国,他更主要是一位诗人,堪与任何伟大诗人媲美。1862年雨果出版了他最伟大的作品《悲惨世界》,它勾勒出的苦难的人生,读后令人不由潸然泪下。
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九三年》,这也是我读的第一部雨果小说,它那最后一声枪响至今回响在我的耳畔。
这一声枪响过之后,我们暂时离开雨果的作品,来看看他的个人生活。
上面我们说到雨果已经结了婚,第二年他就做了父亲,距他举行婚礼只有九个月,八成是在新婚的第一个晚上他们就种下了爱情的果子。
不幸的是这果子并不强壮,没有经受住人世最初的风浪,两个多月后就离开了人世。雨果还没来得及痛苦够,阿黛儿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此后仍是如此。雨果,就像他的一个朋友所言,将“不停地写诗和生儿育女”,直到他们夫妻反目为止。
我前面说过的话也许会让大家觉得雨果的一生完全是一帆风顺,没有风浪与痛苦,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他的痛苦算起来还着实不少呢,像父母的离异、母亲的早逝、孩子的夭折、哥哥欧仁的发疯,等等。雨果的哥哥是为阿黛儿而疯狂的,他也像雨果一样热恋上了这个邻家的女孩儿,只是在这场情感竞争连同事业竞争中他都惨败了,这令一向自视不凡的他难以忍受,终于在雨果结婚的那天彻底地疯了,在疯人院度过了漫长的余生。
对于雨果,这位天生的浪漫与乐观主义者,这一切的痛苦他都能坦然承受——只除了一件,就是妻子的背叛。
那为什么阿黛儿竟然要背叛呢?这不是因为雨果缺少优点,而是因为他有缺点。据有的传记说,这缺点就是雨果那过分强烈的性欲。他让身体本来就不强壮的妻子实在难以忍受,还一个接一个地让妻子怀孩子,几乎一年一个,这叫她如何受得了!这样的结果是夫妻生活于妻子成了不堪承受的痛苦。也因此,当她遇到脸色苍白、病病歪歪的圣佩韦后,看到他一点儿也没有丈夫的弱点,而且对她体贴入微,把她看做天仙一般敬奉,便不由体会到了那种她一直渴望的爱情,一种不是以“他”而是以“她”为中心的爱情。
自己的老婆被最要好的朋友抢去,可以想象对那丈夫是多么难堪的事。
其实雨果也是自作自受。因为在他的一生之中女人实在太多太多。没有了妻子的牵缠后,他便在一个又一个的情人之间滚来滚去,而且随时随地得应付她们兴起的醋海风波。有次一个情人甚至冒称妻子,找警察把他同另一个情妇自被窝里揪了出来。
这些挫折诚然不小,但较之雨果一生所受的尊荣富贵那真是相形见绌了。随着一本又一本的作品大获成功,雨果获得了从普通民众到政府甚至国王的推崇,版税和荣誉滚滚而来。1825年,当他还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时便获得了法兰西荣誉勋位团勋位,这可是他那当将军的父亲费尽心机都没有得到的!他甚至想法让他的父亲从少将升为中将。由此可见雨果在当权者心目中的地位。1841年,未满40的雨果成了法兰西学院院士,获得了一个学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几年之后他便进入了法兰西议会贵族院。1848年“二月革命”后,他竟然又在共和国国会中堂而皇之地当上了议员,事实上他这时已经是全法国人民最敬仰的政治领袖之一了,从平民百姓到总统都侧耳聆听他的声音。
但此后雨果受到了他一生最大的挫折——被迫流亡国外。
这事起因于拿破仑三世的称帝,关于这段历史大家可以在《西方历史的故事》第二十九章《不断革命的法兰西》中看到。本来拥护拿破仑的雨果这时已经被革命熏陶成了一个热烈的共和主义者,他坚决反对拿破仑三世的称帝,失败后为了避免坐牢被迫逃亡国外。
这一逃亡就是十九年,从1851到1870年。他这漫长的流亡生涯大部分是在大西洋中的泽西岛和格恩西岛度过的,那孤岛上的日子虽然不那么好过,倒也并没有想象的艰难,他仍然可以创作,生活必需品也充足,甚至连他那位最重要的情妇,天姿国色的朱丽叶,也住到了岛上。雨果也更没有浪费这些年金子般的光阴,他最为了不起的杰作《悲惨世界》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拿破仑三世倒台之日便是雨果的胜利归来之时,回国途中他受到盛况空前的欢迎,仿佛他就是当日从意大利战胜归来的拿破仑一般。
这时作家已成老年,但他离开坟墓的日子还远着哩。他仍运笔如飞,最主要的作品是前面提到的《九三年》。
雨果死于1885年5月22日。法兰西人民为自己伟大的儿子举行国葬。自从拿破仑死后这也许是他们最大的损失了。
他被葬于先贤祠,这是法兰西埋葬她杰出儿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