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一百年前,留美中国学生创办的《科学》杂志在上海问世,开创了将科学作为一种现代知识体系和创新文化形态在中国进行传播的事业。当时,中国国势衰弱、民族危亡,为办好这份刊物,《科学》创办人集结同志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第一个以科学为目标的综合性学术团体,并在近代中国开创了各项科学事业,如出版科学书刊、开创学术交流、成立研究所、增设图书馆等等,为中国科学的体制化做了艰苦的探索,并对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提出的通过发展科学来寻求国家富强之道的“科学救国”,影响甚大、甚深、甚广。
一百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现代科学也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追索近现代中国科学发展的百年历程,有助于我们承古创新,探究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之道。中国科学社的档案资料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可以从中了解中国近代科学社团的本身,诸如创建、发展乃至消亡的历程,理解它们在复杂多变的近代中国如何生存与发展;而且可以了解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社团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中国科学发展的艰难;还可以从科学社会学视角分析科学发展与制度创新、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
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科学社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时值《科学》创刊100周年,此次对相关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必将进一步提升对中国科学社研究的水准,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与科学社团之间的互动关系、民间学术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乃至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提供坚实而丰富的史料,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学术社团在万众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提供借鉴。
衷心希望《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能够成为广大科学史学者和科研人员的益友,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科学》杂志编委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