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12次会议记录(1933年9月16日)

理事会第112次会议记录(1933年9月16日) [1]

九月十六日下午七时[2]在上海一枝香餐社[3]开第一百十二次理事会。

出席者:竺藕舫、秉农山、杨允中、王季梁、周子竞、胡刚复。

主席:王季梁,记录:杨允中。

(一)图书馆主任路季讷来函,因病续假至十月底为止,请核准案。

议决:路主任在社服务已逾七载,在理本可许其休息半年,现其假期自四月底至十月底适有半年之数,应准给假以资休养,薪水照给。如期满之后犹未复原,当另筹妥善方法,以免荒弃社务。

(二)总办事处职员于星海改任为总办事处秘书,襄助总干事处理社务,仍兼图书馆管理员。

(三)职员于星海、于士元至本年年底各加薪十元。

(四)本社创办人杨杏佛坟墓,由本社会同徐宽甫、江小鹣二先生从事布置。

(五)杭州胡明复墓顶久置未建,应即完成,在捐款未有着落以前,由本社筹垫五百元以资建筑,一面仍设法募集。

(六)通过下列十七人为普通社员:

陈宗蓥(医学)、瞿文琳(土木)、李燕亭(化学)、孙祥正(医学)、张朝儒(遗传)、闻诗(物理)、张怀朴[4](化学)、戈福祥(化学)、刘吉筵(算学)、马翼周(航空)、汪长炳(图书馆)、阮冠世(物理)、仲崇信(植物)、陈继善(汽车)、周西屏(算学)、魏寿崑(矿冶)、万绳祖(化工)。

(七)杨允中提议:改革《科学》杂志内容案。

(理由)本社《科学》杂志向采长篇论文政策,关于科学进步及新闻方面资料甚少。长篇文字固各有其价值,但以专门性质居多,不易引起一般读者之兴味,且近数年来各学术团体、各大学、各种研究所均各有其杂志专刊刊行,故长篇文字亦日见难得。综上所述,选材既感不易,且又不能引起一般读者之兴味,改革内容实属必要。本报〔刊〕若能搜集关于各项科学进步之资料,按月刊行,积满一年而整理之,即成每项科学一年来进步之报告,此种资料实为最实在之贡献,而必为学术界所欢迎也。

(办法)(1)本报〔刊〕每期选登长篇论文约六十面,各项科学进步【新闻】约六十面,其余如杂俎、来件等约四十面,每期不得超过一百六十面。

(2)编辑员除年会中已选出八人外,本年理事会推聘之编辑应顾到各科学门类,又因改革伊始,此次最好就国内各研究所所长中聘任,因各研究所所备专门杂志较为完备且帮手又多,而帮手又多选录各专科进步之资料较易办理,但最后希望仍在全体社员之参加,则每期各科资料更不难搜集而范围更广也。

(议决)照所拟二条办法通过,交编辑部于第十八卷起办理。

(八)通过下列十人为下年度[5]《科学》杂志聘任编辑:

沈璿、丁燮林、余青松、翁文灏、竺可桢、周仁、秉志、钱崇澍、李济、唐钺。

【注释】

[1]《社友》第三十五期发表的理事会第112次会议记录,与原始记录相比,各条事项次序变动较大,但除原文第七条事项文字略改以外,其他内容未作改动。

[2]《社友》第三十五期改为“五时”。

[3]一枝香餐社位于四马路(今福州路)上。

[4]《社友》第三十五期误作“张怀扑”。张怀朴(1906—1986),浙江平湖人,化学家。

[5]《社友》第三十五期改为“本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