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53次会议记录(1926年6月4日)
六月四日下午五时在上海爱多亚路九如里开理事会。
出席理事:任鸿隽、秉志(竺可桢代)、胡先骕、王琎、丁文江、胡明复、杨铨、竺可桢。
议决事项如下:
一、通过张正平[1]、孙佩章[2]、林可胜[3]三君为普通社员。
二、本年科学名词审查会已定于七月三日在上海举行,年会当推定出席代表如下:内科,宋梧生、吴谷宜、周仲琦[4];药学,赵石民;植物学,钱雨农、戴芳澜、钟心煊;动物,秉农山、陈席山、胡经甫;数学,姜立夫、胡明复、靳荣禄;生理学,林可胜、蔡无忌[5]。
三、对于中国科学教育提倡不遗余力美国推士[6]博士所著之《科学教授法》,已由本社总编辑王季梁君译成中文,不日在商务出版。去年夏间曾决定在南京开办暑期中等教育科学研究会,后以时局不靖中止,本年夏间在北京清华学校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等机关开办暑期科学研究会,其详情已见各报。至于苏省科学教育计划,本社早拟有办法,徒以所有经费只供现有事业如生物研究所、科学图书馆、《科学》杂志之用,是以不克举行。现因美国庚款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于本年春间议决,拨助款项为本社专事研究生物之用,研究事业得以稍资挹注。调查苏省中等学校科学教育,拟即着手办理进行,办法先自中学师范入手,于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矿物、地文、地质、教育、心理、农艺、工艺各科均指定委员商酌办法,然后由委员会派专家轮流赴苏省各属中学师范,考查科学教育之现状及应改良之处。当推定委员如下:(甲)数学部,段抚群、胡明复、何奎垣;(乙)物理部,胡刚复、颜任光[7]、吴有训;(丙)化学部,王季梁、张子高、曹梁厦;(丁)动物部,秉农山、郑章成、蔡无忌;(戊)植物部,胡步曾、过探先、陈宗一;(己)地矿部,竺可桢、丁在君、孙佩章;(庚)教育心理部,朱经农、唐擘黄、董任坚;(辛)工艺部,周子竞、杨允中、杨杏佛;(壬)农艺部,过探先、何尚平、唐启宇。又公推江恒源[8]、徐兰墅[9]两厅长为名誉委员。
四、议决:着手撰编《中国科学史》,分为天文、地学、数学、理化、博物、医药、工程、发明等八章,每章均请专人主持,俟编竣后译成英文,使外人得以洞悉我国古代之科学。
五、万国工艺化学会于本年十月间在比利时京都开大会,来函请科学社派遣出席代表,当以社款支绌,作函婉谢。
六、任鸿隽君报告赴粤接洽本年年会筹备经过情形:在粤委员孙哲生、褚民谊[10]、张君谋等方在积极筹备此事,已商定借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招待赴粤社员,该校风景及建筑均为广州各校之冠,又国民政府已议决拨粤币三千元,为招待科学社赴会社员之费用。
七、竺可桢君报告:已将本社发展中国科学计划书译成英文,寄英国赔款委员会,并登上海《大陆报》。
八、议决:购置装订书籍仪器,以一千元为度。
【注释】
[1]张可光(生卒年不详),字正平,江苏江宁人,矿冶学家。
[2]孙多藼(生卒年不详),字佩章,地质学家。
[3]林可胜(1897—1969),祖籍福建海澄,生于新加坡,生理学家。
[4]周仲琦应为周仲奇。
[5]蔡无忌(1898—1980),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兽医学家。
[6]推士(George Ransom Twiss,1863—1944),美国科学教育专家,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社外籍社员。
[7]任颜光(1888—1968),又名嘉禄,字耀秋,广东崖县(今属海南)人,物理学家、教育家。
[8]江恒源(1885—1961),字问渔,号蕴愚,别号补斋,江苏灌云人,时任江苏省教育厅长,中国科学社赞助社员。
[9]徐兰墅(生卒年不详),江苏崇明(今属上海)人,时任江苏省实业厅长。
[10]褚民谊(1884—1946),原名明遗,字重行,浙江吴兴(今湖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