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1922年4月14日会议记录
四月十四日下午六时
到者:任[1]、孙[2]、胡[3]、杨杏佛[4]、王季梁[5]、王伯秋[6]、张[7]、杨允中[8]、竺[9]、钱[10]。
主席:任。
(一)年会筹备时务,广州陈伯庄[11]来信请董事会委任。
任与胡主张仅委定委员长。
复信条件:(1)以理事长为委员长。(2)推定胡明复、杨杏佛为接洽帮助员。(3)推定王季梁、竺藕舫、秉农山[12]、丁在君[13]为论文委员。(任复)
(二)杂志归商务印刷合同。
(1)任报告经过,王谓五期也可于四月十五前后送各合同办法。
(2)王主张将大纲通过,详则归明复接洽。
条约大意赞成。
细则、钢版□□、□□出版期。
(三)招待次序:胡、王季、张、杨杏、杨允、孙、任、王伯。
(四)王伯秋提议,愿担任募捐一千元,购政治书报。
通过,但须与董事会接洽进行。
中国科学社董事会1922年4月会议记录
【注释】
[1]任即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祖籍浙江归安(今湖州),生于四川垫江,化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2]孙即孙洛(1889—1953),字洪芬,安徽黟县人,化学家、教育家。
[3]胡即胡明复(1891—1927),原名礼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胡敦复之胞弟,胡刚复之胞兄,江苏无锡人,数学家。
[4]杨铨(1893—1933),字杏佛,祖籍江西玉山,生于江西清江,经济管理学家、社会活动家。
[5]王琎(1888—1966),字季梁,原籍浙江黄岩,生于福建闽侯,化学家。
[6]王伯秋(1883—1944),字纯焘,湖南湘乡人,孙中山女婿,政治经济学家。
[7]张即张准(1886—1976),字子高,又字芷皋,湖北枝江人,化学家、教育家。
[8]杨孝述(1889—1974),字允中,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电机工程学家。
[9]竺即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烈祖、兆熊,字藕舫,浙江绍兴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10]钱即钱崇澍(1883—1965),字雨农,浙江海宁人,植物学家、教育家。
[11]陈延寿(1892—1960),字伯庄,广东番禺人,工程学家、经济学家。
[12]秉志(1886—1965),原名翟秉志,字农山,别号际潜,满族,祖籍吉林,生于河南开封,动物学家。
[13]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