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37次会议记录(1938年6月29日)
民国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在本社上海所开一百卅七次理事会。
出席者:孙洪芬、任鸿隽、胡敦复、杨孝述。
列席者:刘咸、秉志。
主席并记录:杨孝述。
甲、报告事项
一、杨允中报告经济状况,略谓:二十五年度本社预算列为四万二千元,自八一三战事发生后,知非处处紧缩不可,因股息、售书、常年社费等收入必大受打击,故本年度预算减为二万四千元,现届六月底,结算收支尚能相合。
二、本社生物研究所于廿六年十一月间迁往北碚西部科学院继续工作,南京文德里社所于本年一月十二日被焚,计毁去新馆北楼及小屋多宅,南楼虽存,亦已破坏不堪。去年八月间,运沪之重要图书八十三箱因战事爆发,被阻于嘉兴,后由路局误运至闸口,无法退回南京,【旋】战事紧急,乃托浙大竺校长提取,最初运存于萧山之湘湖。浙大迁址,该项书籍亦随校迁移,自萧山而建德而吉安,终达于浙大现址所在之泰和,运输困难情形不言而喻。竺先生不辞劳苦,为社保存巨量珍贵书籍,实不胜感激之至。
任叔永提议,由本社理事会具函道谢。通过。
三、出版方面因交通阻隔,稿件减少,经济不裕,故《科学》月刊暂改为两月刊,《科学画报》半月刊暂改为月刊,仍按期出版。惟上海邮局对于印刷品甚不欢迎,除沿海各省照常寄发外,不予寄递内地各省,故不能遍赠各社员。《科学画报》每期尚能销五千份。本年度丛书方面出版者有:吕竹人著《数论》一本,李赋京著《普通解剖生理学》一本,张巨伯、吴希澄著《医用昆虫学》一本。在沪战期内并刊行《科学画报》战时特刊,每周一期,共十期。
四、年来图书馆方面因租界内学校林立,避难学子亦比平时增多,故阅书之人数骤增,又因大同大学、交通大学借馆上课,为便利学生起见,阅览室亦全日开放。馆中所定〔订〕各国杂志为数甚多,本年经费减少,势难全购,特由刘主任致函各杂志,请求赠阅或交换,获许者达百分之七八十,且有来函表示同情者,其余不肯赠阅或交换者,仍以现金订购,藉免中断。
乙、讨论事项
一、杨允中提议:目前避难上海之学者颇多,本社拟利用其时间编译土木工程丛书,以为战后复兴之一种准备,曾与社员汪胡桢、顾世楫等多次会谈,拟先选译美国函授学校一九三七年出版之土木工学巨著一套计七册,极切实用。中国科学公司亦愿代为发行。关于稿费方面,以取版税为原则,如有一部分译者急需现金,可照第一百二十九次理事会议决案,就本社各种奖金利息余款项下拨付稿费或预支版税。是否可行,请公决案。
(议决)即办,并推定汪胡桢、顾世楫二君为本社土木工程丛书主编人。
二、杨允中提出:上海新组织之大中科学仪器公司,希望本社投资若干藉示合作,是否可行案。
(议决)目前本社无力投资,缓议。
三、通过孙令衔(化工)、萧立坤(物理)、彭鸿绶(动物)三人为普通社员。
四、七月十日中国科学公司股东大会,本社推胡敦复、秉农山、杨允中代表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