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06次会议记录(1933年2月20日)
二月二十日下午七时在上海中国青年会新会所[1]开第一百零六次理事会。
出席者:竺藕舫、秉农山、王季梁、周子竞、胡刚复、杨允中、杨杏佛(杨允中代)。
列席者:路季讷。
一、讨论年会地点问题:由杨允中报告川闽二省当局及社友欢迎前往开会情形。
议决:本届年会在四川重庆举行,会期定八月十八日起,并推定任叔永(鸿隽)、卢作孚(委员长)、何奎垣(鲁)、段调元、傅有周(骕)[2]、温嗣康[3]、曾德钰[4]、曾义、杨孝述为年会委员会委员,竺藕舫(可桢)(委员长)、秉农山(志)、翁咏霓(文灏)、饶育〔毓〕泰、王季梁(琎)、钟仲襄(心煊)、张子春(云)为论文委员会委员,其他会程、招待、交际三委员会[5]由年会委员会推举,并议决上海为本届年会预备地点。
二、通过以下八人为普通社员:
王恒守[6]、江泽涵、周家彦、李惠伯、包永可、邓振光、祁开智、孙云台。
三、沪社老屋年久失修,客厅地板及屋顶油毛毡全部均须换新,所费甚巨(约须千元),应否彻底修理案。
议决:该屋目前尚无翻造机会,应予切实修理,费用由租房收入抵支。
四、秉农山提议:本社生物研究所现赖文化基金补助费发展事业,但该项补助终有停止之日,故不可不未雨绸缪,兹拟发起筹募基金,以垂永久。近来该所职员已有零星捐款,积数百金存在中国科学公司,藉为基金之起点。范旭东先生曾助奖学基金五千元,存在金城银行,亦为基金之一部。今更拟以本社名义向外募捐,以期有所成就。是否可行,请予公决。
议决:通过,惟不必照普通募捐之形式,亦不限定时间。先印成该所概况一小册,以资宣传,另备募捐启,由本社董事出名,藉便接洽。
五、自一·二八沪战发生,国内公债利息减低,故本社基金利息亦自八厘减至五六厘,经去年四月间第一百次理事会议决,一切开支应采紧缩政策,图书馆方面因生物学杂志部分占全馆全年杂志费三分之一,为数颇巨,故除英、美、法三国生物杂志仍由图书馆经费项下支出外,其德文杂志每年四期约美金三百余元,暂归研究所经费项下支付。现因研究所经费亦感竭蹶,声请本会将该项德文杂志费仍由图书馆经费项下支付,特提请公决。
议决:年来本社经济状况未见进步,图书馆经费是否能仍照民国二十一年以前之数支给,应请会计及总干事详核收支状况全盘统筹,俟图书馆经费确定后,杂志方面如何伸缩,可由图书馆自行酌定。
六、杨允中报告:依照上次议决案,在明复图书馆三楼添设博物馆,业已着手进行,并由秉农山、王以康二君布置一切。公开演讲亦于本月十八日开始举行矣。
【注释】
[1]中国青年会即中华基督教青年会(YMCA),其上海新会所在法租界八仙桥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123号。
[2]傅骕(1886—1965),字友周,又作有周,重庆人,工程学家、公用事业专家。
[3]温嗣康(1888—1968),字少鹤,四川巴县(今属重庆)人,教育家、实业家。
[4]曾德钰(生卒年不详),字金璧,电机工程学家。
[5]本次会议记录在《社友》第二十九号(1933年3月6日刊行)发表时,将“其他会程、招待、交际三委员会”改为“其他会程、演讲、招待、交际四委员会”。
[6]王恒守(1902—1981),字咏声,浙江海宁人,物理学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