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04次会议记录(1932年12月27日)
十二月廿七日下午六时在本社上海社所开第一百零四次理事会。
出席者:杨杏佛、王季梁、周子竞、胡刚复、杨允中。
列席者:路季讷、曹梁厦、何尚平、朱少屏。
主席:王季梁,记录:杨允中。
一、杨允中报告:任理事叔永来函,收到社中本月八日较重要之社务建议案。任先生对于社事亦颇感有改弦更张之必要,但兹事体大,须略假时日,与在平各理事商洽后,方能正式提出,拟于最短期内约集在平理事开会商定办法。社中业已函复,定于新年一月初间举行理事大会,届时当邀集各地理事来沪开会。
二、杨杏佛报告:现有李君拟租本社上海社所老屋,并请本会酌定租金。
议决:每月租金规元一百五十两,客厅中硬木地板及屋面油毛毡须全部修理,应即动工,草地筑篱笆须带美术式样,本社自用役室、厨房在图书馆后三角地上另建。
三、本年度高女士纪念奖金论文以地学为范围,并公推竺藕舫、李仲揆、张晓峰[1]三君为论文委员会委员。
四、通过新社员二十五人如下:
沈鸿烈、张孝庭、石解人、方际运、鲁波、吴光、翁元庆、吴大猷、袁丕济、李达、高文源、饶钦止、何增禄、周北屏、陈建宜、杜文彪、胡金昌、刘淦芝、严瑞章、罗瑞先、郑西谷、廖温义、王海波、安汉、陈思诚。
五、杨杏佛提议:现今世界各国但知中国有破坏而无建设,其实国内各省如道路、水利、电业等等颇有新建设,可资国际宣传,应由本社出版一种中英文杂志,其名称为《建设的中国》或《科学的中国》之类,每期内容或以省别或以专业分别,而特别注重于照相插图,聘请专人主持编辑及调查。规模既大,开支自必浩繁,其经费可呈请中央政府及各省政府补助。此种宣传事业出之于人民团体之学术机关,自较出之于政府机关为合宜也。
议决:此案作为上海理事方面之重要建议案,并请杨允中先行拟定预算,提交明年一月间理事大会讨论。
六、与上海社友会联席议决:上海社友会新年交谊大会定于一月七日下午六时起在本社社所举行,节目注重音乐,另加演讲影片,并多多征求赠品。七、杨允中提出:本社各部职员平日均极努力,现届新年,各人薪给可否酌加案。议决:职员薪水不必同时普加,且本社经费亦非充裕,下年一月起择在社资格最老之白伯涵、蒋世超二人,每人各加五元至十元,由总干事酌定。
【注释】
[1]张其昀(1900—1985),字晓峰,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地理学家、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