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13次会议记录(1933年10月30日)

理事会第113次会议记录(1933年10月30日)

十月卅日下午七时在上海本社开第一百十三次理事会。

出席者:秉农山、王季梁、胡刚复、杨允中。

列席者:路季讷。

主席:王季梁,记录:杨允中。

(一)秉农山报告:本届年会推举本人与钱雨农、裴鑑二人处理“河南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奉部令停办请予援助”一案,现该校生物系已行〔经〕恢复处理事宜,可告结束。

(二)本届年会通过之“请政府对于全国医药须用纯粹科学人才改进及整理”一案,查与此案有关之国医馆条例,业经中政会否决,故本社不必再于此时提呈政府。

(三)本届年会通过之“建议四川当局组织四川富源调查利用委员会”一案,业经遵照议决案,由年会代表团口头向四川当局陈述,但为尊重大会决议、表示本社诚意起见,应再将该议决案抄送川省地方领袖参考,藉资合作。

(四)《科学画报》编辑主任兼科学情报处主任冯执中君因病辞职照准,公推总干事杨允中君暂兼该报编辑主任。《科学画报》为本社永久事业,在社同人均应勉力维持以资发展。

(五)杨允中报告:四川杨军长子惠[1]捐助本社生物研究所基金大洋壹万元,社友甘典夔处长捐助同项基金大洋贰仟元,业由民生公司于本月一日汇到。该款现暂存上海银行本社活期存款户,在该基金保管委员会未成立以前,应如何保存生息,请公决。

秉农山主张:生物研究所已有少数基金存在中国科学公司生息,此次一万二千元亦拟并存中国科学公司生息。

议决:存入中国科学公司,存款单交本社总基金保管委员保管。

(六)秉农山等提议:修改本社原有社徽式样,将圆内图画易一篆文“科”字似较妥适,请公决案。

众意社徽系创办时拟定,使用已久,不宜更张,遂作罢论。

(七)编辑部职员姚国珣至本年底每月加薪十元,图书馆职员张大瑞试用期满,自本年十月起正式任用,薪水定为每月卅五元。

(八)通过下列八十人为普通社员:

欧阳藻(电工)、朱振钧(化学)、柳大纲(化学)、蔡宾牟(物理)、李振南(教育、经济)、王希成(生物)、涂允成(水利)、陈耀真(生物、医科)、龙毓莹(医学)、阎彝铭[2](医学)、刘云浦(化学)、郑衍芬(物理)、朱德明(医学)、韩明炬(医学)、谢少文(医学)、胡传揆(医学)、黄屺瞻(土木)、齐植寀(算学)、单誉(医学)、姚文釆(解剖)、徐修平(机械)、袁树声(农学)、汪敷昇(农学)、杨世才(生物)、郑奠欧(电工)、杨芳(机工)、段江淮(教育、经济)、曹玉冰(医科)、蒋锡智(化工)、刘仲烓(物理)、刘国华(矿冶)、吴极(物理)、周太玄(生物)、杨重熙(教育)、林次棠(农业)、唐世丞(化学)、徐荣中(算学)、周王耀群(生物)、左绍先(电工)、朱世通(电工)、李胤(化学)、连鼎祥(经济)、冯永年(矿冶)、张精一(社会)、黄罗淑斌(史学)、王介祺(电机)、张俭如(电机)、罗业广(算学)、陈思明(化学)、唐宗申(机械)、邓永龄(化学)、张华(电机)、李翥仪女士(数理)、赖问农(农学)、金初锐[3](矿工)、胡家荣(化学)、龙正善(化学)、费宗文(教育)、熊学慧(医学)、李之郁(医学)、唐幼峰(史地)、王季冈(机械)、漆公毅(矿冶)、杨达权[4](土木)、岳尚忠(教育)、王德熙(教育)、白美勳(文学)、林恕(美术)、曾广铭(无线电)、李世希(医学)、贾智钦(医学)、刘振书(农学)、冷伯符 [5]、何应枢(工业)、曹观澜(矿业)、曾健民(药物)、申雪琴(经济)、司子和(电机)、刘啸松(美术)、袁畊(农业)。[6]

通过仲社员一人:

任锡朋(农学)。

中国科学社社徽

【注释】

[1]杨森(1884—1977),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川广安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

[2]本次会议记录在《社友》第三十六期(1933年12月4日刊行)发表时误作“关彝铭”。

[3]金初锐(W.Max Gentry),美国医学家,时任重庆宽仁医院院长,中国科学社外籍社员。

[4]《社友》第三十六期误作“汤达权”。杨达权(生卒年不详),重庆人,土木工程学家。

[5]原文空缺,《社友》第三十六期补为“(摄影)”。

[6]上述名单在《社友》第三十六期刊出时,人名次序略有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