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第150次会议记录(1941年11月3日)
卅年十一月三日下午二时在本社开第一五〇次理事会议。
出席者:秉农山、刘重熙、杨允中、孙洪芬(秉代)。
主席:杨允中。
甲、报告事项
一、教育部补助明复图书馆购书费一万元。
二、社员许贯三[1]君捐赠本社英文土木工程书七十六种,计九十三册。
三、桂林科学印刷厂业于十月一日收回自办,并增设图书发行所,改名为中国科学公司桂林分公司。
乙、讨论事项
一、本年度预算支出为五万五千元,而收入不足五万元,应如何弥补案。
(议决)由总干事与基金保管委员会筹商办法,又预算中《科学》杂志印刷费亦为一大宗支出,纸张一项猛涨不已,亦应预购,以免超过预算。
二、八月间因值资金冻结之后,百物腾贵,职工生活维艰,本社特给津贴,职员每人三十元,技工二十五元,工役二十元,请追认案。
(议决)准予追认。
三、近三月来物价增涨不已,尤以近一月来为甚,本社职工纷纷请求加薪以维生活,应如何补救案。
(议决)目前无款可拨,应与第一案并案办理。
四、目前本社出版之《科学画报》每册上海售价为一元半,每年十二期十六元五角;《科学》杂志因印数较少,两月合刊,每期每册仅印刷费一项已达二元一角有零,全年六期需十二元有零。照向来办法,永久社员两种刊物全赠;社员缴纳常年社费五元者,赠《科学》一份,附定〔订〕《科学画报》一份,特价五元。此种办法在目前情形之下,为本社经济力所不许,若欲增加社费,又以格于定章,非经常年大会通过不能变更,应如何变通者,此其一。又《科学》与《科学画报》因不能邮寄内地,久未寄发,现画报已在桂林由科学公司出版,每册售价为二元,每年二十二〔二十四〕元;《科学》亦拟在桂林出版,惟每期纸型寄费须港币八十元,且内地纸张、印工均贵,故两期合刊,每册定价至少三元。此项内地版所费既贵,对于内地社员应如何优待,并如何与缴纳常年社费发生关系,亦应规定办法,俾便发行。
(议决)社员缴费,暂以补助印刷费之一部分,以资共同维持刊物为原则,各地社员一律待遇。办法如下:
1.永久社员全年赠阅《科学》或《科学画报》一份,由本人任择一种;如欲兼阅两种者,另加书报费十二元;国外社员另加邮费,每种八元。
2.普通社员仍收常年社费五元,(a)认阅《科学》者,加收印刷协助费五元,共十元;(b)认阅《科学画报》者,加收印刷协助费十元,共十五元;(c)二报兼阅者,连社费共收二十二元;(d)国外社员,每种另加邮费八元。
3.国内外各地社员单缴社费伍元者,赠阅全年《社友》,仍得享受图书馆及其他社章所规定之各种权利。
以上办法自三十一年一月起实行。
五、通过左列 [2]人为普通社员:
2404陈遵妫[3](天文)、张孟闻[4](动物,永久社员)、史锺奇(电工)、韩布葛(H.G.Hamburger)[5](地质)、任腾阁(化学)、曹敏永(土木)、郁锺耀[6](土木)、瞿德浩(药化学)、邢宜潮(化学)、许绍泰(药学)、张佩甫(工程)、赵汝梅[7](药学)、蔡辉琮(化学)、赵緜(有机化学)、刘汉贵(矿冶)、张承祖(药化学,仲社员升级)。
【注释】
[1]许贯三时任伪上海特别市政府第八区工务处副处长。
[2]原文此处空缺,本次会议记录在《社友》第七十二期(1941年11月5日刊行)发表时,补为“十五”,但下列名单中的张孟闻系同时通过的永久社员,不计在内。
[3]陈遵妫(1901—1991),字志元,福建福州人,天文学家。2404是陈遵妫的社员号。
[4]张孟闻(1903—1993),浙江宁波人,动物学家、教育家。
[5]韩布葛(Hans Georg Hamburger,1899—1982),德国犹太裔工程学家,当时在上海市工务局任职,并曾在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任教,中国科学社外籍社员。
[6]《社友》第七十二期误作“郁锺燿”。
[7]原文有误,《社友》第七十二期改为“赵汝调”。赵汝调(1897—?),字寿乔,赵燏黄之弟,江苏武进人,药物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