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与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喜欢与人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分享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正如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分享,其实是共同分担后的共同感受。如走在沙漠里的10个人,如果只有一个人有水喝,其他9个人不但没有解渴的感受,说不定会因此而发生惨剧。而如果每人都喝一口水,10个人就都能感受到甘露与喜悦。

人不能孤立地活在世界上,而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绝对是某一个人的财产。供与求原本就是一个分享的循环,当我们把很多东西都当做分享的媒介时,人生就会轻松快乐很多!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而对于子女的教育,他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德行,希望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

郑板桥曾把儿子小宝放在弟弟郑墨家,并嘱咐弟弟要把小宝和仆人的儿女平等对待,有什么糖果饼干要分给所有的孩子吃,千万不要只让小宝独享。

后来,郑板桥把儿子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当时正值灾荒,郑板桥也很清贫。

一天,小宝哭着问妈妈要吃的,妈妈把一个窝头给了他,他高兴地边吃边走到门外。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小宝发现了小女孩饥饿的眼神,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对!”

小宝把窝头分给小女孩的那一刻就诠释了“分享”的意义,分享需要一颗善良和同情的心。而今,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至于“揭不开锅”,当你有多余的财富、美好的心情时,是否体会过分享的喜悦?

其实,不是拥有就是快乐,而分享才是快乐的真正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