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心态,不恐吓与威胁孩子

端正心态,不恐吓与威胁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确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威胁”一定不是好方法。即使用“威胁”制服了孩子,而给孩子留下的却是要“屈服强势”的影响,而用“威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时候,父母不但威信扫地,更是怒火中烧。用“威胁”和孩子应对,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有个9岁男孩,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他被寄养在亲戚家里。因为远离父母的管教,孩子养成了偷东西的坏习惯,从偷亲戚家里的钱到去外面偷钱。

男孩第一次行窃时被警察抓住并通知了他的父亲,父亲把孩子从公安局带回家后,就把孩子一顿暴打,告诫孩子不许再偷东西。

之后,孩子继续偷盗,父亲依然打,并说:“如果你再偷,我就把你的手砍掉。”屡次打完之后,孩子就扬长而去,好几天都不回家,也不上学。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又在一次偷窃后的挨打中,父亲依然说:“你再偷,我就剁了你的手。”此时,孩子从厨房拿来菜刀,把一只手放在桌子上,另只手挥起菜刀往下砍,父亲见状,一下子夺下孩子手中的刀瘫倒在地上,孩子扬长而去。

孩子后来提到:“第一次偷东西是希望引起父亲的注意和关心,而父亲的暴打伤了我的心。”孩子还说:“他越打,我越偷,他要砍我的手,我就砍给他看。”

这位可怜的父亲不能理解孩子对亲情的渴望,在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又没有能力给孩子讲清道理时,就动用大人的专制和威胁,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父母使用威胁恐吓的方法其实是没有智慧和能力的表现,因为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威胁,但威胁总会把父母和孩子一同逼上死角。威胁的言语,一般都比较偏激,如果孩子没有按照父母威胁的方向行动的话,父母也不可能兑现威胁,这个过程会使父母的威信不断丧失。

所以,请端正心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我们控制和占有的对象,千万不要威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