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榜样】

【父母榜样】

对于孩子的分数及未来,父母要秉持审慎客观的态度:

◇改变观念,正视分数的局限。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曾指出,人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每个人都兼有八种智能,又突出某个智能。而我们现行的考试制度大多以语、数、外、生、物、化等为主,那么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孩子当然就占优势。实际上,在生活中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显得更为重要,而这非常重要的智能恰恰没有办法用分数去测量。

分数很重要,但分数绝不能衡量孩子的全部能力,更不能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尺。死读书考高分也不代表成功。孩子能愉快地、主动地学习,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是成功。

父母应该改变观念,正视分数的局限性,努力把孩子培养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同时也要明白,要真想让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就不要给孩子不堪重负的压力,因为过大的压力不能变成动力。

◇改变对“人才”的认识。

不是分数考得高,以后成就就大。大量事实证明,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分数高的人如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当作低能儿,然而他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而且,不是只有知识渊博的科学家是宝贵的人才,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尽心尽力的人也是人才。所以,不妨改变对人才的观念,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

◇以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性格为重。

卓越人才的基础是健全的人格,父母首先要重视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培养。父母之间动不动比谁的孩子学习好、分数高,这本身就把分数放到了本来不该有的高度。而父母过度地重视分数,反倒会看不见孩子品质上的优势,而良好的性格和人格才是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