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孩子,会扼杀他“通神”的天性
2025年09月10日
过度保护孩子,会扼杀他“通神”的天性
动物世界里,鸟妈妈不会永久地把孩子放在巢穴里。在孩子的羽翼尚未丰满前,鸟妈妈会去外面觅食。当孩子长满了羽毛,鸟妈妈会带领孩子们一个一个飞出家。“飞”对孩子们来讲是第一次,可能会害怕,但是飞起来之后,孩子知道这是它的本有的能力。而今天的父母不要因为过度保护孩子,而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自理能力很差,无论吃饭散步,还是穿衣洗澡都由父母代办。
在幼儿园里,有一次吃鸡蛋,孩子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平时吃鸡蛋都是父母剥好蛋喂给他吃。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孩子的父亲怕孩子不会照顾自己,于是给单位请了假,骑着自行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老师查铺时发现床底下有个人,叫出来一看,原来是孩子的父亲。
这位父亲说:“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不放心,怕他晚上睡觉从床上掉下来。”老师听了,非常无奈。
很多孩子上小学三四年级了还穿不好衣服,系不上鞋带。有的孩子上初中了,完全可以自己乘公车出去,但是孩子却不敢。孩子这一系列的状况,大都由于父母过度保护造成的。
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孩子无法通过自己实践的过程认识自己,这样长此以往,他没有成功体验就很难建立自信,慢慢会自卑,甚至自闭,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安全感,很可能导致多疑、抱怨甚至出现精神问题。
有一位奶奶看到儿子对孙子极度保护,就说了一句:“你能把你的儿子伺候成残废。”看似语出惊人,但确实反映了一定的问题。
真的,不要高看自己而小瞧孩子。孩子其实很强大,因为“童心通神”,他在用天性看世界并影响周围的人,具有一定高度的智慧,而我们成人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习性的影响,习惯定式思维,智慧反而可能不如孩子多。所以,不要让你的过度保护,扼杀了孩子“通神”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