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榜样】
2025年09月10日
【父母榜样】
教育就是一种感应,请父母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灵敏度。
◇有敏锐的体察能力
一个人如果有敏锐地体察能力,就能及时准确地知道对方的动机和需求。有了这种判断后,才知道自己用哪种方式回应是最好的,才会最大程度上利己利人。而一个人的敏锐度主要是在为人服务中得以提升的。
如果用家庭环境做对比,父母要想提高自己的关照度,就可以试试多做家务。小小的家务可以提升我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规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一个善于做家务的人体察能力一般都很强。
父母有了明锐的体察度,才有能力把握“无声”教育的时机。
◇了解“无声”的意义
一位大学老师上完课后,有学生走到老师面前准备问问题。学生说:“老师,您讲得真好,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课。”当时,老师没说话,学生看老师没有反应,就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老师帮他解答了。
其实,老师对于学生的赞美不予反应,一是不想滋长学生恭维他人的习惯,二是不使自己因此而傲慢。看来,“不反应”很多时候是对双方德行的保护。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一点。
◇有时无声强过争辩
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使用正确的言语,也许,这种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当大家聚会时,如果我们听到有人在不合适的场合说不合适的话,此时,我们直接否定了他,不但会使对方很没面子,也会破坏整个气氛。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无声。
此时的无声是一种修养,父母如果懂得这样做,就不会当众批评或打骂孩子。因为,此时的无声是对所有人的爱护。
◇无声也要有度
无声的目的是以不强调的方式引起对方注意,当对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就可以出声了。因为过度的无声,也会适得其反。一再的沉默下去可能会使气氛过于僵硬,反倒起不到启发和暗示的目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也要注意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