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亲子关系更美好

倾听,让亲子关系更美好

倾听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其中涵盖了包容、理解和谦虚。倾听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倾听后恰当的反馈更是可以增加彼此的互动互利。

倾听孩子是对孩子表示一种尊重之心、关爱之情。说到倾听,就应该是安静地听孩子说完他的想法、理由、建议或意见等等。可以说,倾听孩子谈话是一种艺术,一定要善于把握这种艺术。

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一名小朋友:“长大后,你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想了一会儿,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高空中时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呢?”

小朋友想了想说:“首先我会告诉人们系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这时,现场观众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主持人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主持人这才发现孩子的悲悯之情不是用笔墨所能形容的。

于是主持人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小朋友的答案透露出了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听到孩子的回答后,现场观众都陷入了深思。

这是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能给父母以很好的借鉴。父母要做到悉心倾听孩子,听孩子说完他的理由,才能真正把握孩子内心真挚的想法。像这位主持人一样,如果只听了孩子一半的话就对他加以判断和评价的话,无疑是不会了解孩子的。

其实,这也是在提醒父母,在倾听孩子时要把握两点:第一,听话不要听一半;第二,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孩子所说的话上头。

生活中,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容易与人融洽相处。因为倾听本身就表示对对方的重视,而能够静静听别人说话的过程就是在肯定对方。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更愿意和欣赏自己的人交往。心理学研究表明,倾诉能减除心理压力,当人有了心理负担时,能有一个合适的倾听者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之一。

有人说:“学会了倾听,你甚至能从谈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听别人讲话不仅能够了解一些信息,更可以弥补自己思维的局限性。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也能够让对方产生被尊重的感觉,促进人与人的互敬互爱。

如果说想知道怎样谈话,先学习怎样听话,听什么?听说话的内容还是听语气?都不是,主要还是听说话人的动机。只有了解了动机,才会进行有价值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