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礼仪,与人交往的关键一步

礼貌礼仪,与人交往的关键一步

礼貌不是圆滑和虚伪,而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一个人“诚于中,形于外”的体现,是内心的真诚、礼让和谦卑的外在表露。如果没有内心的恭敬,表达出来的礼貌也只是形式,但只有内心的恭敬,而没有外在的体现,对方又如何能感觉得到?

实际上,内心真正的礼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而父母培养孩子如何有礼貌的同时,请和孩子一起从内心提升对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丰子恺先生是近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特别注重对孩子礼貌的 培养。

有一次,丰子恺先生在饭店请一位朋友吃饭,同时,他把自己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带在身边。刚吃完饭,就有一个孩子提出想先回家,但丰子恺先生悄悄地制止了那个孩子。

事后回到家里,他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你们也是主人。主人要是比客人先离开,就是对客人的不尊敬。”

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都觉得有道理。

从此以后,孩子们在自家请客时,都个个争当好客的小主人。

丰子恺先生在教导孩子什么是礼貌待客的同时,也真正演绎了礼貌的深层含义。当孩子提出要回家时,他没有大声制止,也没有当众给孩子讲道理或指责孩子没礼貌,而是“悄悄地”阻止了孩子,并在回家后耐心给孩子教导。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他没有因为孩子的不懂事而觉得没面子。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明白当众指出孩子的错误,不但让孩子很难堪,朋友也会很尴尬。孩子虽小但同样有自尊,甚至比成年人的自尊更强烈。丰子恺先生的行为保护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自尊心,这就是礼貌的真谛。

正如英国诗人蒲柏所说:“真正的礼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周围的人都像自己一样平心静气。”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