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谓语的变化
主谓谓语句小谓语的变化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结构形式的定型与统一;二是充当小谓语的形容词的复音化。
所谓结构形式的定型与统一指的是《论衡》中主谓谓语句小谓语的形式丰富多样,结构比较复杂,从统计可以看出“动+宾+宾、动+于+宾、与+宾+形、形+于+宾”这几种小谓语形式几乎只存在于《论衡》中,而就另外的几种句式而言,几部书的表现比较一致,我们认为《论衡》所代表的汉代是主谓谓语句新旧系统交替的时期,句法形式复杂多样,表示的语义也比较丰富,而到了另外三部书所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谓谓语句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旧的句法系统中一些句法形式的淘汰,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只包含几种典型形式的句法系统,而这几种典型的句法形式所表示的语义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淘汰与更新的过程并不是完全地替换,而是犬牙交错地进行的,在此过程中有文言语体和白话语体的差异,也有论辩体语言材料和对话叙事体语言材料的差异。从考察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世说新语》的主谓谓语句句法形式要比同时期的《颜氏家训》更加简单而整齐划一,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种文献中的主谓谓语句又都比东汉时期的《论衡》中的主谓谓语句简单。
关于小谓语的第二种变化,我们从统计中可以看出,《论衡》中作小谓语的单音节形容词与复音节形容词的比例为3∶1,而在《世说新语》中这一比例为1∶1,《颜氏家训》中则为1∶5。我们认为这一变化是与汉魏六朝时期词汇复音化的大趋势相适应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主谓谓语句在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大体有以下几点印象。
第一,新旧系统的交替基本完成。主谓谓语句在南北朝时期已基本统一为几种典型句式,整个发展趋势是系统的简化与统一。
第二,比较句的发展变化使得表比较的主谓谓语句趋于消失。我们曾经对《左传》《论衡》《世说新语》三部书中的比较句进行过历时比较,其结论为无论是表差比还是表极比的“A×于B”及其相关结构在其他同义结构的分化下,至《世说新语》中都已经大大减少或绝迹,整个比较句的句法系统逐渐变为以“比”字句为中心的新的结构系统。而表比较的主谓谓语句在《世说新语》时代却只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变化,也就是只完成了“A×于B”的淘汰,却没有及时地适应新的变化,形成新的表比较的主谓谓语句系统。
第三,在词汇复音化的大趋势的影响下,主谓谓语句的小谓语的核心形容词和动词也显露出复音化的倾向。
第四,比较特殊的“谓+名+形”句式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可以总结为:先秦时期的旧句式经过两汉的过渡已经逐渐瓦解,南北朝时期的新句式还没有完全建立,只在《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一种适于品评人物的特有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