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谓语疑问句
2025年10月24日
二、主谓谓语疑问句
主谓谓语句表达疑问语气的也很少,这与主谓谓语句所处的篇章语境有关,主谓谓语句单独使用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句子一起构成复句或篇章,并且多处于复句或篇章的前段,因此很难位于句尾,即使位于句尾往往也是表示评论或总结的,很少用疑问语气。我们统计到的主谓谓语句用于疑问的共26例,其中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23例,而不用疑问代词的是非问2例,反诘问1例。
特指问句中有16例疑问词为“孰”,整个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谓语部分则对这些对象的某方面的特性进行比较,并针对比较结果提出疑问。
三言之于除臭污也,孰是孰非?(论衡·谴告,639)
夫岁生而食人,与时出而害物,灾孰为甚?(论衡·适虫,720)
吾与足下孰贤?(世说新语·品藻,447)
除上述情况外,表疑问的主谓谓语句还有6例疑问词为“何”及由“何”与名词组合成的词组,用疑问词“何”的主谓谓语句往往不需比较而直接对大主语所表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提问。
且天地口耳何在,而得问之?(论衡·卜蓍,999)
北方何物可贵?(世说新语·言语,132)在6例中只有1例有比较的意味,小谓语为程度副词“最”加形容词,表极比。
毛诗何句最佳?(世说新语·文学,216)另有1例用疑问词“何如”,全句表比较。
君书何如君家尊?(世说新语·品藻,482)是非问和反诘问例句极少,罗列如下:
博戏之人,其志复求食乎?(论衡·刺孟,462)
投石超距之人,其志有求食者乎?(论衡·刺孟,197)
岂其啖食死者,其精为岁、月之神哉?(论衡·言间时,983)
四部文献主谓谓语句表达语气功能的情况见表15。
表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