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主谓谓语句语义的发展
从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对主谓谓语句进行分类是目前学界探讨主谓谓语句分类的最主要的标准,无论是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还是在古代汉语的研究中,人们对主谓谓语句的分类几乎都采用的是语义标准。虽然目前对主谓谓语句的范围还没有定论,但是对几个主要的语义类型人们却是意见一致的,如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为领属关系或总分关系的,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有陈述关系的,大主语或小主语为后面动词的受事的,大主语与动词宾语复指的,而这几类主谓谓语句基本上在汉魏六朝时期都表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主谓谓语句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主谓谓语句语义类型的更替变换,而这种更替变换是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阶段逐步完成的。
主谓谓语句的语义类型的发展主要是一些旧的语义类型的衰退消失和一些新的语义类型的产生发展,以及某些语义类型内部的更替变换,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种。
《左传》中的主谓谓语句中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有领属关系、总分关系、复指关系以及大主语为小主语参与的事件等几种,这几种语义关系的主谓谓语句发展到汉魏六朝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大主语与小主语为复指关系的主谓谓语句到汉代就已经基本消失,有些句式虽然与其结构相似,但是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语义关系上已经变成了其他的句子类型;而大主语表示小主语参与的事件的这类主谓谓语句在《左传》中本来就不太典型,到了汉代这类句子也消失了。
与这两类句子的消失相对应的是有些类型的发展与成熟。其中最典型的是大主语与小主语之间为陈述关系的,这类主谓谓语句在《左传》中还只是初现端倪,甚至有一些句例,是需要进行重新分析的。到了汉代这类句子的语义关系已经比较固定,谓词性小主语的结构日益复杂。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小主语结构的复杂化仍在继续,同时小主语与小谓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从我们的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看出,此时小谓语基本上只与小主语形成语义上的联系,而不能与大主语形成语义联系。这类主谓谓语句是在汉魏六朝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直至现代汉语中仍是主谓谓语句比较典型的一个语义类型。
有些类型的主谓谓语句在新的时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如小主语为代词“孰、谁”的主谓谓语句,在《左传》中这类句子不仅数量多,且系统整齐,主要表示两种语义:一种是表极比,一种是表选择。而到了《论衡》中这类句子的数量大大减少,语义类型也发生了变化,表极比已不复存在,表选择的除了一般的选择外,还增加了反问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实质上是对大主语所含对象的排除,实际表达的意思是大主语所含对象中谁都不具备某一条件。
另外是大主语与小谓语发生语义关系的主谓谓语句,《左传》中这类句子的大主语几乎全部为小谓语动词的受事,而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大主语与小谓语的语义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施事、与事、为事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语义关系。同时《左传》中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与动词宾语复指的情况比较单一,而到了汉魏六朝时期这种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有的大主语是与宾语完全复指,有的大主语与宾语则是部分复指,这种复指形式的不同是由宾语移位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诸如此类内部发生变化的主谓谓语句是主谓谓语句发展变化的主流,正是这些局部的逐渐的变化最终引起主谓谓语句语义系统的改变。
在对不同时期的主谓谓语句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们也看到了主谓谓语句的一些贯穿始终的特点和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主语和小主语有领属关系或总分关系的主谓谓语句,其大主语有强烈的表人倾向。《左传》中领属类主谓谓语句“S1,S2P”的大主语全部为表人的名词或代词,“S1,其S2 P”这一句式中大主语多为表事物的“之”字名词短语,但6例中除了4例表事物的名词短语外,还有2例为表人的名词。总分关系的主谓谓语句中除了表极比意义的之外,其他句子的大主语大多为表人的名词。而到了汉魏六朝时期,主谓谓语句大主语仍然保持着这一特点,这一时期名词性大主语是主流,在《论衡》中名词性大主语共452例,其中指人的有272例,指物的180例;《世说新语》名词性大主语162例,其中指人的146例,指物的16例;《颜氏家训》名词性大主语62例,其中指人的37例,指物的25例;《撰集百缘经》大主语全部为名词性的,其中指人的33例,指物的6例。以上统计数据可以说明不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语体的文献中,领属类、总分类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都具有强烈的表人倾向。
2.大主语与小谓语动词的宾语及宾语中的其他成分形成复指关系的主谓谓语句,其小主语有强烈的表人倾向。《左传》主谓谓语句中无论是大主语与动词宾语复指还是与宾语的定语复指,这类主谓谓语句最常见的语义格式为“事物类成分+表人名词或代词+动词结构”,小主语表人,大主语表事物,小主语具有极强的表人倾向。汉魏六朝时期的情况也基本如此,我们从表20中可以看出当小主语为表人名词或代词时,整个主谓谓语句语义关系类型的分布。
表20

3.除了大主语为受事的主谓谓语句外,其他主谓谓语句的谓语部分都具有强烈的描述功能。首先,主谓谓语句的小谓语有形容词核心、动词核心两种,在对汉魏六朝主谓谓语句进行考察时发现,形容词核心的主谓谓语句占到46%,而动词核心的主谓谓语句中又以心理感知、评论判断、有无存现等非动作性动词占多数,在动作性动词作小谓语句的主谓谓语句中,动词前往往有状语,这些状语一方面对动词进行修饰、限制,更重要的是削弱动词的动作性,而凸显动作的状态,使得整个结构的功能倾向于描摹状态。因此不管是形容词核心的还是动词核心的,主谓谓语句的谓语部分都具有很强的描述功能,主谓谓语句这种句子的表达功能也是重在描述。
【注释】
[1]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中国语文,1998(1).
[2]陈国华,王建国.汉语的无标记非主语话题.世界汉语教学,2010(3).
[3]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