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室内热源散热主要指室内工艺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和人体散热三部分。室内热源散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潜热散热作为瞬时冷负荷,显热散热中以对流形式散出的热量成为瞬时冷负荷,而以辐射形式散出的热量则先被围护结构表面所吸收,然后再缓慢地逐渐散出,形成滞后冷负荷。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冷负荷系数。
3.2.2.1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Qc(τ)=QsCLQ (3-8)
式中 Qc(τ)——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表3-23、表3-24查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1.0。
表3-23 有罩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表3-24 无罩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面的方法计算。
1.电动设备 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
Qs=1000n1n2n3P/η (3-9)
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Qs=1000n1n2n3P (3-10)
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
Qs=1000n1n2n3P(1-η)/η (3-11)
式中 P——电动设备安装功率(kW);
η——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得;
n1——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
n2——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动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实耗功率之比,对精密机床可取0.15~0.40,对普通机床可取0.50左右;
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
2.电热设备散热量 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按下式计算:
Qs=1000n1n2n3n4P (3-12)
式中 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式中其他符号同前。
3.电子设备 计算公式同式(3-11),其中系数n2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对于计算机可取1.0,一般仪表取0.5~0.9。
3.2.2.2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如下:
1.白炽灯
Qc(τ)=1000PCLQ (3-13)
2.荧光灯
Qc(τ)=1000n1n2PCLQ (3-14)
式中 Qc(τ)——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P——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1.0;
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取0.6~0.8;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可由表3-25查得。
3.2.2.3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显热散热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Qc(τ)=qsnφCLQ (3-15)
式中 Qc(τ)——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由表3-26查得;
n——室内全部人数;
φ——群集系数,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见表3-27;
CLQ——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表3-28查得,但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例如电影院、剧院、会议室等),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CLQ=1.0。
2.潜热散热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
Qc=qlnφ (3-16)
式中 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l——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由表3-26查得。
表3-25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表3-26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潜热散热量、全热散热量和散湿量

表3-27 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

表3-28 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续)

3.2.2.4 新风负荷
空调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简称新风)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在夏季,当室外空气焓值和气温高于室内空气焓值和气温时,空调系统为处理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气温低且含湿量也低时,空调系统为加热、加湿新风势必要消耗能量。据调查,空调工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要占到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可见,空调处理新风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所以,在满足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新风量。否则,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将增大。
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规定(或推荐)的原则。
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Qc,w=Gw(iw-in) (3-17)
式中 Qc,w——夏季新风冷负荷(kW);
Gw——新风量(kg/s);
iw——室外空气焓值(kJ/kg);
in——室内空气焓值(kJ/kg)。
冬季,新风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h,w=Gwcp(tn-tw) (3-18)
式中 Qh,w——冬季新风热负荷(kW);
Gw——新风量(kg/s);
cp——空气的定压比热[kJ/(kg·℃)],取1.005;
tn——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tw——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