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中央空调送风口和回风口

6.1.3 中央空调送风口和回风口

各类送风口和回风口的选用和安装在中央空调的实际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与气流组织类型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室内的空气分布,所以也形象地把送风口和回风口统称为空气分布器。

6.1.3.1 送风口类型及其应用

一般送风口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按安装的位置可分为侧送风口、顶送风口(向下送风)和地面风口(向上送风);二为按气流流动的状况,可分为扩散型风口(诱导室内空气作用大,温度衰减快,射程短)、轴向型风口(诱导室内空气作用小,温度和风速衰减慢,射程远)和孔板型风口(风速分布均匀且衰减快)。

1.百叶风口

(1)单层百叶风口。单层百叶送风口有V型(叶片竖装,见图6-22a)和H型(叶片横装,见图6-22b)两种,一般带有用于调节风量的开式风量调节阀。其中,V型则可调节水平扩散角,而H型可竖向调节叶片的仰角或俯角。风口规格用颈部尺寸W×H表示。

978-7-111-58502-2-Part01-178.jpg

图6-22 单层百叶风口

一般把单层百叶风口用于一般精度的空调工程,作为侧送风口使用。单层百叶风口在与铝合金网式过滤器或尼龙过滤网配合后也可用作回风口。

(2)双层百叶风口。双层百叶送风口由两层叶片组成,分别是里层的固定叶片和外层的可调叶片。当里层叶片横装,外层叶片竖装时,为VH型,如图6-23a所示;当里层叶片竖装,外层叶片横装时,为HV型,如图6-23b所示。两种型号均带有风量调节阀,并且可根据供冷和供热的需要,调节外层百叶得到合适的仰角、俯角或水平扩散角。

同样作为侧送风口,双层百叶风口的空气动力性能比单层百叶风口要好,故它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工艺性空调工程中被采用。另外,在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含出风口的风机盘管组和独立新风系统中也被经常采用。

978-7-111-58502-2-Part01-179.jpg

图6-23 双层百叶风口

(3)侧壁栅格风口。侧壁栅格风口有叶片固定和叶片可调两种,前者一般用于回风口(在新风系统的送风口中也有应用),后者则可实现上、下倾角或水平扩散角的调节。由于不带风量调节阀,故只适用于要求不高的空调工程中。在侧墙上作为通风口时,它可配合无纺布过滤层或加装单层(或双层)的铝板网使用,共同对空气进行过滤。

(4)条缝型格栅风口。条缝型格栅风口的构造如图6-24所示,是安装于顶棚上的一种长宽比大于10的条缝型送风口。它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可调叶片横装型和固定直叶片型,可带风量调节阀使用,在送风口上端还需要设静压箱。

978-7-111-58502-2-Part01-180.jpg

图6-24 条缝型格栅风口

条缝型格栅风口一般用在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风机盘管的出风口中,它也可作为顶棚的回风口使用。

2.散流器 散流器按形状分为方形、矩形和圆形三种,按送风的类型分为平送贴附型和下送扩散型,按功能分为普通型和送回(吸)两用型。

(1)方形散流器。方形散流器是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一般用在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舒适性空调中。在安装开式多叶风量调节阀后,散流器既有可调节风量的特点,又有保证进入散流器的气流分布均匀,保证气流流型的优势。如图6-25所示,分别为单面送风、双面送风、三面送风和四面送风等四种散流器,其中四面送风散流器最常用。

(2)圆形散流器。圆形散流器有直片形、圆盘形和凸形三种形式(见图6-26),它们均安装于室内的顶棚中,可带风量调节阀门。一般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中。圆形散流器均以颈部尺寸或直径来标定。

978-7-111-58502-2-Part01-181.jpg

图6-25 方形散流器的几种形式

978-7-111-58502-2-Part01-182.jpg

图6-26 圆形散流器

(3)送回两用散流器。送回两用散流器是同时具有送风和回风两种功能的散流器。一般来说,散流器的外圈和内圈分别负担着送风(下送流型)和回风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如图6-27所示。

3.喷射式送风口 喷射式送风口(简称喷口)的部件分为射流喷嘴和喷嘴的安装壳体,两者相连接而组成喷口。而通过不同的安装连接方式既可以把喷嘴固定在壳体上,也可以安装成上下或左右方向可调的形式。按其射流喷嘴安装在不同形状的壳体中区分,可构成圆形喷口、矩形喷口和球形旋转风口等几种形式。

978-7-111-58502-2-Part01-183.jpg

图6-27 送回两用散流器工作原理

4.射流消声风口 射流消声风口是一种具有极低噪特点的射流风口。简而言之,它的基本构造是在不同形状的壳体内安装具有消声功能的射流元件即射流元件消声体,就构成了射流消声风口。其中射流元件消声体是该风口的核心部件,实现消声全依靠此元件运用声波的全反射临界角、90°角的相位延迟频率及喉部声阻抗的消声机理发挥作用。具体地,空气通过射流消声体时,可构成一种类似声音闭塞状态的气流通道,致使噪声声波受到较大的损耗,但送风则在小阻力下以较高的速度送出,并不产生二次噪声。

射流消声风口按断面可分为矩形、圆形和T形(灯具形),也可按不同的送风方式分为侧送和顶送两种。

5.置换通风器 置换通风器是一种在置换通风方式中置于地面上的送风口而作为下侧的送风装置。它一般置于墙边或墙脚上,送风面积较大,风口处有密集的栅格或条缝,运行时空气以小速度送出,诱导周围空气的能力较低。

置换通风器主要有四种类型:圆柱形(宜在室内中央布置)、半圆柱形(宜靠墙布置)、1/4圆柱形(宜布置在墙脚)和扁平形(宜靠墙布置)。

6.1.3.2 回风口的类型及其应用

1.回风口类型 如上所述,单层百叶风口、固定百叶直片条缝风口等可作为回风口外,还有篦孔回风口、网板回风口、孔板回风口和蘑菇回风口等类型。

2.回风口的布置 回风口是室内气流的一个汇流场所,风速衰减得很快,而且回风量一般小于送风量,所以回风口对室内气流的流型、温度及风速的均匀性影响相对于送风口来说要小。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除了高大空间或面积较大而有较高区域温差要求的空调房间外,一般可仅在一侧布置回风口。

(2)回风口不能设在送风口的射流区内,而对于侧送风一般把回风口设于同侧下方,若在顶棚送出热风,则回风口应设于下方,令热风更好地下送。

(3)高大空间上部有一定的余热时,宜在上部增设排风口排走余热,以减小室内的冷负荷。

(4)在两边有较多的房间走廊中,若对消声、洁净度要求不高,房间又不排出有害气体,则可以在走廊的尽头布置回风口(尽头有自动关闭的密闭门),而在房间与走廊连接的门或内墙下侧亦设置可调百叶栅口。

(5)设计时要考虑避免射流短路和产生“死区”等现象。

3.回风口的吸风风速 在确定回风口的迎面风速时,主要需要考虑三种因素:其一是避免靠近回风口处的风速过大,防止对回风口附近经常停留的人员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其二是因为风速过大而造成扬尘或增加噪声;其三是尽可能地缩小风口断面,以节约投资。确定回风口风速时宜按表6-3进行选择。

6-3 回风口风速

978-7-111-58502-2-Part01-1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