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系统操作
1.液氨卸车操作
①将气液相管上的快速接头与槽车连接,注意卡子和保险销必须复位并插入接好防静电线。
②先打开储罐气相阀与液相进料阀,再打开卸车快速接头的相关气液相管阀门然后打开槽车气液相阀门。如槽车压力高于储罐压力,可先让液氨自流到压力基本平衡。
③打开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排液阀排净液体后关闭。打开氨压缩机进出口阀,接通电流后按照氨压缩机的起动程序起动氨压缩机。
④起动氨压缩机后,抽取进液贮罐的气相,使进液贮罐降压,取出的气相经氨压缩机加压后注入槽车,给槽车的气相升压,使两罐之间存在压差。注意检查两罐之间的压差,压差大于0.2MPa时,方可开始缓慢打开槽车液相球阀,开始卸液。卸车时,严格监视储罐情况(压力、液位),保持槽车内压力比储罐内压力高0.2MPa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⑤液体卸完后,关停氨压缩机,关闭槽车液相阀、卸车液相阀、储罐进液阀。
⑥在氨压缩机气相阀门组上切换气相阀门,将槽车内的气相抽到储罐中,再次起动氨压缩机,将氨压缩机抽槽车内气相抽入储罐中,直至压差达1/2时,氨压缩机停机,关闭槽车全部阀门、氨压缩机进出口阀门、储罐气相阀门、卸车气相各阀门。
⑦打开槽车气液相接头泄压阀泄压后关闭,拆下快装接头、防静电线。打开氨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排液阀排液,排净后关闭。驾驶员待卸液结束后,通风5~10min后方可起动槽车。
⑧应经常检查氨压缩机油位、油压,使其保证在氨压缩机要求的范围内。
⑨必须在氨压缩机停机时才能切换四通阀进出口方向。
⑩如储罐压力高于槽车,则应先使槽车与储罐气相管接通平衡压力后,再按程序进行卸车作业。
进液罐储存量要≤70%,并随时注意其液位的变化。
2.氨压缩机操作
①打开进出口管道回流阀。
②用手盘转动传动带3圈,确认无故障后启动电源开关。为防止绞伤,禁止2人一起操作,手动盘车与电源启动由一人先后独立操作,一人在旁监护。
③氨压缩机起动后,让氨压缩机空转,待润滑油压力表指示0.1MPa以上时打开出气阀门,然后缓慢打开进气阀门,关闭回流阀门,使氨压缩机投入正常运转。
④氨压缩机运转时,应详细检查油路、气路、电路与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运检查,并注意检查运转方向。
⑤停运时,应先关闭进气阀门,打开回流阀门,再关闭电源,最后关闭出气阀门
⑥运行中要做好运行记录(投运时间、使用次数、温度、压力等),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做好报修记录。
3.氨压缩机倒罐操作
①掌握出液罐与进液罐的液位和压力,视具体情况对出液罐出液前先排污一次
②将进液罐的气相管与氨压缩机的进口处连通。
③将出液罐的气相管与氨压缩机的出口处连通。
④将进出液罐的液相管接通。
⑤起动氨压缩机,将进液罐的气相注入出液罐中,使两罐产生压差。
⑥检查进、出液二罐的压差,当压差达到0.2MPa以上时,打开进、出液罐的液相阀门,在压差作用下完成倒灌作业。
⑦进液罐进液不能超过70%。液位不能超过液位线高度,出液罐抽液最低不低于15%。
⑧倒灌时,保持二罐压差为0.2MPa左右,并注意进、出罐液位的升降情况,防止产生假液位。
⑨倒灌完成后,停止氨压缩机,先关出液罐,再关进液罐所有阀门。
4.氨气化器操作
1)氨气化器投运。
①运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各阀门手柄位置正确,通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安全阀的阀门应为“开”,其余阀门都为“关”。
②冷状态下运行(此时气化器内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
a.打开蒸汽管路上的机械阀门,不含旁通,由DCS手动打开气化器蒸汽进口门
b.打开冷凝水管路上的机械阀门,旁路上的阀门仍关闭。
c.由DCS手动缓慢打开调节阀,待蒸汽入口总管压力正常且气温达到下限温度之上后,将蒸汽调节阀转入自动,气化器处于热备状态。
d.打开液氨入口各手动阀门,由DCS系统手动缓慢打开调节阀,使液氨缓慢流入气化器内。
e.慢慢打开氨气出口管路上的机械阀门后,调整液氨调节阀,使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将液氨调节阀转入自动,气化装置进入正常运行。
③热状态下运行(此时气化器内温度处于设定的控制范围内)。
a.确认蒸汽管路无异常后,慢慢打开液氨入口管路上的机械阀门。
b.将气化装置控制系统投入自动。
2)氨气化器短期停用(此时气化器保持温度,随时可投入运行)。
①不切断气化装置控制系统电源,将气化装置控制系统投入手动后,然后再将液氨调节阀手动关上;将气化装置进口液相阀门关闭,检查气化装置各部位状态。
②气化器内余气用尽后,关闭气化装置气相出口阀门。
3)氨气化器长期停用(此时气化器不保持温度,投入运行前需重新加热)。
①关闭气化装置的NH3液相进口阀门。
②气化器内余气用尽后,关闭气化装置NH3气相出口阀门。
③关闭蒸汽进口阀门。
④切断气化装置控制系统电源。
⑤打开排污阀,放掉气化器里的残留燃气(排放时,注意附近绝对不允许有火源)。残气放净后,关闭排污阀。
⑥打开冷凝水排污阀,将水全部放掉,关闭排污阀。
5.氮气置换操作规程。氨区及送往SCR区的气氨管在投运与停运检修时必须进行系统的置换,保证运行与检修的安全。
①投运置换。投运时系统置换是为保证运行的安全,需要对所有在运行时存在氨的设备与管道进行置换,置换介质是氮气(停运后系统没有置换时再投运不需要进行投运置换)。置换要求O2含量<1%。系统置换时将氮气气源与系统预留的氮气接头连接,关闭所有与外系统及大气之间的阀门,然后打开氮气气源与系统之间的阀门,向系统充氮,并对所有排净及放空阀进行一次适当开启,清理系统死角后关闭,当压力达到0.3MPa时关闭氮气气源,最后通过SCR区气氨管道端头放空,控制系统压力为微正压(2kPa);如此进行3次系统置换后检测系统O2含量,直到系统O2含量<1%后停止置换。
②停运检修置换。停运时系统置换是为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需要对存在氨的设备与管道进行置换,置换介质仍然是氮气与空气。对需要检修的系统置换首先用氮气进行置换,置换合格标准为NH3含量<100×10-6,合格后再用空气对系统进行置换至O2含量>20%;置换步骤同投运置换,置换的气体需要通过氨吸收罐吸收其含有的氨后再放空。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