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花聚珍——晚清“萍花九友”
2025年09月26日
萍花聚珍——晚清“萍花九友”
顾佳勤[1]
摘 要:1850—1851年,浙江钱塘书画家吴宗麟在上海创办“萍花诗社”,开展诗歌创作、吟唱交流活动。同治元年(1862),“萍花诗社”改名为“萍花书画社”。该社成员胡公寿、钱慧安、吴大澂、顾若波、金心兰、吴石仙、吴谷祥、陆恢、倪墨耕,被人合称为“萍花九友”。他们九人虽各自擅长的题材不同,风格亦各不相同,或重金石之气,或兼虞山之韵,或远绍青藤白阳,但聚在一起,群体传承着中国的艺术脉络,共同为当时的海上画派催生着新鲜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萍花九友;晚清;国画
“萍花书画社”原本叫“萍花诗社”。1850—1851年,浙江钱塘书画家吴宗麟(字桥孙,号冠云)在上海创办“萍花诗社”,开展诗歌创作、吟唱交流活动,后来活动内容扩大到书画方面,转而又以书画艺术活动为主,“萍花诗社”便于同治元年(1862)改名为“萍花书画社”。该社活动非常活跃,骨干成员胡公寿、钱慧安、吴大澂、顾若波、金心兰、吴石仙、吴谷祥、陆恢、倪墨耕,被人合称为“萍花九友”。湖州博物馆藏“萍花九友”书画作品若干,均为旧藏,这些作品使海派风流跃然纸上,可珍可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