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晋

一、东晋

台州见于记载的书法家,最早是在东晋初期。东晋南渡,大批汉族士大夫随至江南,其中很大一批人进入台州(当时叫临海郡),此际台州主要书法家有:

白云先生,即天台紫真,是一位佚名的书法家,隐居于天台山灵墟。王羲之尝得其笔法,又与王羲之裂素写黄庭经,后人即称其洞为黄经洞。

李式(275—328),字景则,江夏钟武人。东晋初期任临海太守。是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的侄子,王羲之称其书“是平南王廙之流,可比庾翼”。李式弟李,好学善草隶,随兄来章安,后即定居于章安,兄弟俩死后俱葬于今椒江枫山。

郗愔(313—384),字方回,高平金乡人。东晋时任临海太守。他是王羲之妻弟,善章草、隶、草书。王僧虔《论书》云:“郗愔章草,亚于右军。”梁武帝评云:“郗愔书得意甚熟,而取妙特难,疏散风气,一无雅素。”郗愔性简穆,无处世意,以疾去职,筑宅章安,20年不问世事。

羊固,字道安,泰山郡南城(今山东新泰)人,晋室南渡后,累官黄门侍郎。东晋元帝(317—323)中迁临海郡太守。工书法,庾肩吾《书品》谓:“遗亦见珍,余芳可折。诚以驱驰并驾,不逮前锋,而中权后殿各尽其美。”

孙绰(314—371),字兴公,太原中都人。任章安令时,写过著名的《登天台山赋》,善书,博学善属文,是参加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

当时道教盛行,葛洪曾在天台炼丹,所作“天台之观”飞白大字,米芾誉为天下之冠。南朝时期,担任过临海太守和章安令的书法大家尚有傅昭、周、王筠等。

以上诸人在台州的活动和定居,对台州的书法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近现代出土的两晋南朝墓砖文字,书法面貌多样,水平很高,可作印证。